两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升空,一人脚下踩着药锄,另一人脚下踩着黑刃,像两只大鸟穿过枝叶飞上蓝天,进而往远处疾飞而去。

        人类对天空的向往自古就有,据记载,世界最早的飞行器出自华夏古文明,乃是一只风筝。

        “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说的就是墨子研究三年,终于用木材制成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飞行器,距今已有2400年。

        尔后墨子把制作风筝的技艺传给他的学生公输班,鲁班根据墨子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在空中飞翔三天。

        《鸿书》上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可以说木鸢就是人类已知最早载人飞行器。

        然而,这些都是俗世对飞行的认知,诚如古修御物飞行之术,那个年代还要更早,只是古修在世俗界往往被当成传说故事,并没有记载。

        而于世俗传颂最多的反而是“一苇渡江”典故。达摩,古印国人,他生于南天竺,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通彻大乘佛法。

        “一苇渡江”可以说是世俗记载较早的御物之术。

        而道门记载御物与御体之法却鲜为人知。

        拉吉普特将军同样出身刹帝利种姓,他对达摩颇有研究,曾模仿过“一苇渡江”之术,在印国军中引起很大轰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