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已是傍晚,努力搬了一下午黄泥块的难民们拿到了工钱——五枚铜钱。(桑楚:不是我扣,而是这铜钱一个一两重,五个铜钱已经半斤了)这五枚铜钱可以拿来换取两天的饭菜。

        赵凤秀有些惴惴不安的跟在小顺后面将吃食端到临时搭建的食棚中,这一会子功夫她已经刷新了世界观。回想起刚刚她不计其数的问题,赵凤秀不禁有些羞臊,这贵人家的的新鲜物件也太多了吧!

        烹菜用的不是铜鼎或是陶器,而是用铁打的叫做锅的东西,当真是闻所未闻。

        烹的粮食也不是菽(豆子)或是粟(小米),而是麦粉,麦粉那可是贵族才能食用的,像赵凤秀这样的平民只食过麦粥。而贵人的侍女直接叫她用麦粉制作麦饼,这是赵凤秀想都不敢想的,更别提那白花花的稻米粥了,香的赵凤秀几乎要流出口水。

        赵凤秀心中越发确定这些贵人的身份不一般,她一边打饭一边想着。

        但赵凤秀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何贵人又要发工钱,又要再马上收走,就不能直接不发吗?

        对于工钱这事,其他难民也有疑问,他们总觉得这样的流程折腾了些,前脚拿了工钱,后脚就换吃食,对于贵人来说不就是左手换右手嘛……

        对此,桑楚只想说,为了销量,折腾一点算什么!

        镇子里总共299个难民,加上赵凤秀的孙子长生,刚好300人,这不就是一个销售经理嘛!因此,到了开饭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拿一个铜板来‘买’饭,就连长生也要用他干干瘦瘦的小手被祖母托着买他吃的米糊。

        众人惊喜又诚惶诚恐的用一个铜板换了两个白面饼子和一碗浓稠的加了盐的米粥,在沙漠地区傍晚的凉风吹拂下尽数吃进了肚子,只感到自己真是活过来了,浑身上下都是久违的妥帖和安心。就连下午搬黄泥的劳累都可以忽视了,对于这乱世之年的老百姓来说,吃什么不重要,但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