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宁三年三月初十,皇子李禔、李祐出生。

        李晔原本想弄个响亮的名字,比如李匡胤、李元章之类的,一看就是不得了之人的名字。

        后来发现皇子取名早有规则,如皇长子李裕,二子李祤,三子李禊,弄个李匡胤出来反而不伦不类。

        再说取个好名不见得就能有多好的兆头,宋武帝小名寄奴,照样气吞万里如虎,后来儿孙名字都响当当,却有好几个畜生。

        唐末第一代的藩镇都是英雄豪杰,但第二代大部分都是胡作非为的二世祖。

        儿子的出身,也让李晔考虑到了继承人的问题。

        皇长子德王李裕无疑是呼声最高的之人,朝中清流和世家也向他靠拢。

        李晔不喜欢他身上的儒懦之气,总感觉他像一个被牵着走的傀儡。

        其他几个皇子也在妃子的撺掇下上蹿下跳。

        没有把手伸进军队里,就都在李晔的容忍范围之内。

        有唐一代,科举的含金量极高,历次录取人数不超过三十人,初唐之时,政治清明,人才还能来自底层读书人,但中晚唐,科举就越来越不公正了,后来干脆弄出一个门荫入仕,世家子弟连科举这道程序都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