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都市小说 > 锦衣玉令 >
        光启三十三年,大晏京师顺天府那一桩甚嚣尘上的药材御案,有了定审。旨意是光启帝亲自书写,李明昌在奉天殿宣读。

        赵胤为了抗治疫症,赤胆忠心,搜罗药材,劳苦功高,不仅无过,而且有功,特将御景汤池相赠。

        白马扶舟报国之心更是天地可鉴,然药材被贼人所盗,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觉远身为僧录司禅教,在疫症蔓延悲歌四起时,敞开寺门,救民无数,可惜,管教弟子不严,导致慧光受无乩馆叛婢婧衣勾引,惹出大祸。罚其俸一年,闭寺思过一月。

        至于慧光和尚,虽说害人之心,却有伤人之事,至锦衣卫与东厂横生枝节,误会重重,更在罪婢婧衣挑唆下,杜撰《血经》,差点酿成大祸。不过,皇帝仁慈,念及他年纪尚轻,也是被罪女所害,且有“积极寻找药材将功补过”之事,免于斩刑,发配边地,充军拉达克,永不得返京。

        罪婢婧衣背主求荣,其行罪可诛。然其身怀有孕,暂且收监待审,由锦衣卫审结,另案再议。

        此案中涉及的其余人等,由各部门该赏的赏,该罚的罚,不一而足。

        至此,药材案由光启帝一锤定音,锦衣卫和东厂的矛盾也以“误会”告终,尘埃落定。

        殿上齐声呼万岁,认为光启帝秉公处理,赞声一片。

        私底下,众人议论纷纷,皆说皇帝这是和稀泥,谁也不肯得罪,虽赏了赵胤,但白马扶舟丢失药材那么大的事,一揭而过,算是扯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