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驻广办很机智地选zé了提前招商,这么多商人组团过来考察环境,就已经预示着这里未来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了。哪怕顾凯能够从这里的实际情况中挑到一些毛病,写进报告里质疑香港岛开埠的时机是否合理,但也无法阻止这种大规模招商活动会对执委会所产生的影响。届时执委会自然而然就会忽视掉军方的描述与事实不符这个细节,而将重点放在成功招商之后能够给海汉所带来的实际收益。

        毫无i问,利字当先的执委会肯定会站在军方那头,因为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已经规避掉了失败的可能——有如此之多的大明商家参与进来,莫说民间,就算是大明官方也很难再有公然反对的声音发出来了。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顾凯也不愿扮演一个不解风情的莽汉,那样非但不会在其他执委心中留下好印象,反倒可能因为这种拖后腿性质的举动而招来反感。

        因此当顾凯与广州来的商务考察团碰面的时候,他的角色就变成了海汉政策的宣传机器。当那些初次参与进来的商户代表得知这个海汉人就是著名的海汉执委会之中的九位主事人之一,立刻就围着上来开始了无休止的发问。对于他们来说,海汉政策当中有很多细节问题都需要有权威人士来作出解释,协助他们理解其中含义。而某些涉及金钱往来的内容,他们更希望得到海汉头面人物的背书承诺。

        由于提问的人实在太多,顾凯不得不暂停了自己原本的任务,转而扮演起商务代表的角色。马力科指挥手下在岸边空地搭建了一处大型遮阳篷,然hou召开了一次临时性质的政策发布会,由顾凯来专门回答各路商户代表们所关心的问题。

        大部分问题还是集中在本地的投资项目和这一地区未来规划的发展方向上,虽然顾凯在此之前并没有做过相关的准备工作,不过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要暂shi唬弄一下场面倒也不是太困难。

        说实话执委会现在连是否要马上开发这个地区都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开发项目和具体的发展规划。不过参考过去在其他地方开发港口的经验,顾凯倒是可以随口就侃出一大段内容来。

        顾凯花了两个多小时回答各路人马所提出的各式问题,到中午午饭时间才停了下来。这个时候顾凯很久违地感受到了嗓子的干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一次性说过这么多话了。

        借着吃饭的工夫,顾凯与马力科又进行了一番商谈,沟通一下对香港岛项目的具体看法。相较于顾凯回答提问时的假大空,马力科对香港岛项目的看法显得要实际许多:“这个地方拿下来之后,一方面可以扩大现有的贸易量,让更多的大明商户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军方也需要在珠江口附近水域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军港,以作为今后攻略大陆的跳板。愿i投钱进来搞港口基建的商家,我们可以给他们一定的优待,例如今后进港靠岸,租赁仓库,装卸货物的优先权。以此类推,他们愿i把钱投在哪个方面,就从相应的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回报。这些人并不在乎要掏多少钱,套的钱会被我们拿去干嘛,他们只是单纯地在乎回报,所以只要告诉他们,在我们这里投资之后,能够得到多大比例的经济回报就是了。”

        思˙路˙客skenfo,更新最快的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dxsz8.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