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克思所公布的纸面性能参数来看,这支新枪已经全面超越了现在民团列装的二七式燧发枪。如果可以量产,那么基本就意味着民团在未来几年内不必再对单兵武器进行大的改动换装了下一次的枪械大改,或许就是栓动式步枪和金属壳子弹的应用了。而以穿越集团现有的资源和生产能力来看,光是铜壳子弹就无法在近几年内大规模量产,即便真有那么多铜,执委会也不会将其用于生产昂贵的子弹。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的米尼弹在这个时代就已经足以吊打全球步兵,军方倒也不会急于把单兵武器升级到一战水平。

        当然军方的人也很明白,白克思所公布的这些数据当中,有一部分仅仅只是理论数据而已。比如射速,理论上可以达到每分钟六到八发,这个数据大概是在站姿无干扰的状态下测得的,但在战场上却会因为个人的战术技能和射击姿势、射击环境等因素而受到影响,实际作战时士兵的表现普遍都会低于这个水平。还有射程虽然能够达到500米,但根据后世的经验,战斗环境下能有效命中单兵目标的射程大概只是最大表尺的一半而已,所以真打算攻击500米距离上的目标,那多半都只能靠运气来蒙了。

        除了卡曼尔莱德之外,军工部门其实还试制出了另一种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神枪”的惠特沃斯步枪。1857年产自英国的这种步枪外观十分奇葩,采用了六角形的枪管,必须要用特殊的弹头才能进行装填,而这种异型弹膛的工艺和造价也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步枪,甚至连其所使用的子弹,也要比同时期的米尼弹贵出数倍。并且这种步枪在两次射击之间必须要清理枪膛,导致其射击速度要比同时期的步枪要慢得多。装填不便、价格昂贵、射速较慢,种种的缺陷让英队都放弃了将其列装到部队,生产出来之后只是大量出口到了美国。

        那为什么“海汉军工”要仿制这么一种弊病多多的步枪?惠特沃斯步枪被称之为“神枪”可不仅仅只是因为其外形怪异,这支枪最大的特点就是准,并且射程远远高于同时期的竞争对手。使用最大发射药量时,其子弹初速能达到420米\/秒,膛口动能超过3000焦,在千米距离上的弹着点分布能控制在一米以内,其有效射程最远超过1500米,在射程和精确度上都堪与之后出现的栓动式步枪相比。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惠特沃斯步枪就是一种能够在现有技术条件之下生产出来的狙击步枪!当然要实现这一功能,军工部门还得为其专门制作一款瞄准镜。不过现在玻璃车间已经开始试制光学玻璃,要造出4倍左右的瞄准镜并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无非就是全手工制作,造价比较高而已。

        如果要说卡曼尔莱德的造价高,其实跟惠特沃斯一比还是会觉得很便宜,军工部门预计的单支造价已经超过百元,这还并不包括其使用的异型弹药在内。当然这种具备特殊用途的武器注定不会大量生产,但“海汉军工”相信军方这帮人在实际检验过枪支性能之后,一定会下一批订单,毕竟这种狙击步枪的成本可要比军方从21世纪带来的宝贝们便宜多了,军方有足够的条件能培养出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批火枪狙击手。

        与王汤姆一起试射新枪还有颜楚杰、古卫等人,而这其中真正接触过原版卡曼尔莱德步枪的也只有王汤姆一人,穿越前他曾经在nra即全美步枪协会的活动中试射过这种步枪,因此大家都是以他的操作步骤当作示范来照做。

        王汤姆首先扳开弹膛下方的击锤,转动枪身右边的曲柄让活动弹膛竖立起来,将火帽塞入弹膛底部,倒入发射药,再将纸壳米尼弹塞进去填紧,然后转动曲柄让弹膛回位,嵌入枪管完成闭锁。

        众人完成装填之后,便举枪瞄准了百米外标靶开始射击。打完十发之后,有民兵将标靶收了回来以供检验。王汤姆或许是手熟的关系,命中率果然是最高的,十发中六,其他人则是打飞居多,一般都只有两三发上靶。不过这个结果并没有让大家感到气馁,为了验证表尺的重要性,刚才在射击中都只是凭借肉眼瞄准,能打出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易。

        接下来的射击中大家便用上了枪上安装的表尺来辅助瞄准,这下果然就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对同等距离标靶射击的结果,王汤姆十发中九,而其他人也将命中率提升到了50上下,如果手熟一些,相信这个命中率还会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新枪的检验工作不仅仅只是试射打靶,还有大量的其他检验项目需要一一进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dxsz8.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