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周边的环境并不熟悉,钱天敦没有冒然将新兵也放出去活动,所以孙真的活动范围也仅限于营地周围两百米之内,而且必须以班为单位集体行动。?`当然了,此时能分配给他们的任务基本都与作战无关,基本都是提水、砍柴之类的粗活,而警戒、巡逻、侦察这类的任务则全都是由老兵们承包了。

        民团在这里驻扎的头一天安然无事,但第二天一大早,不速之客就出现了。孙真是在急促的号声中醒来的,虽然不清楚外面的状况,但平时的紧急集合训练还是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孙真在极短的时间内穿戴完毕,抓起步枪冲出了帐篷。

        孙真并没有急着去寻找事情的源头,而是记着自己平时的训练内容,立刻集合自己带的班。因为新兵训练中不止一次搞过类似的紧急集合,所有在集合号吹响后还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的新兵都会领到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惩罚,现在听到号声,士兵们的条件反射就是先找到自己所属的班排集合,而不是去探寻紧急集合的原因。

        虽然新兵们的集合速度还不算尽如人意,但连长武勤到场的时候,多数班排还是已经完成了人员集合。很快士兵们便从军官口中得知了这次集合的原因:负责警戒的士兵在大约一里外的距离上发现了有大量人员活动的迹象,虽然还不清楚对方的身份和目的,但警卫还是立刻将消息传回了营地。而钱天敦也不敢大意,马上下令紧急集合并进入战备状态。

        很快新的消息又传了回来,在山林中活动的人群已经确认是附近的土著,但是否有敌意却无法判断。为了安全起见,部署在外面的暗哨和巡逻队都已经撤回到营地中,暂时只能静观其变了。

        孙真和其他的新兵没有被部署到第一线的防御位置,而是作为预备队留在营地中心。尽管入伍后不久他们就知道迟早会有踏上战场的一天,但真正感受到战斗气氛的时候,许多人握着步枪的双手还是忍不住有些颤抖。孙真算是个神经比较大条的人,握枪的手倒是没抖,不过嘴里也干涩得不行,尽管天气微凉,但头上的汗却在不住地冒出来。

        不知怎地,孙真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初在老家的时候,孔有德叛军攻进村庄的乱象。那时候他也是如此的紧张,担心自己的家人,也担心自己的性命。不过那时候他并没有因为紧张而失去理智,当他发现自己已经不可能冲入被叛军占领的村庄拯救家人和其他村民,他便果断地选择了逃往附近的山林隐蔽,并且在逃亡的过程中还用锄头打死了两个试图拦截他的叛军——这件事他至今都没向任何人说起过。

        就是靠着从叛军尸体上搜出来的干粮和碎银,他才能坚持从登州逃亡到淮安府,最后上了海商的难民船被运到澎湖。认真说起来,他大概也是这批新兵中少数有过真正以命搏命厮杀经历的人了,而这大概也是他能在当下这种环境中还能勉强保持住镇定的原因之一。

        “怎么了,一个个脸都跟抽了筋似的!只是战备状态,又不是真的要开战,你们这么紧张干嘛?”武勤看到这些新兵的紧张表现,忍不住笑出声来:“再说即便要打,也是老兵在前面顶着,你们这些当预备队的慌个什么劲!”

        武勤一转眼看到脸色平静的孙真,便指着孙真道:“你们看看孙班长,也是跟你们一起入伍的新兵,人家就一点没慌没乱。”

        孙真很勉强地挤出一点笑意应道:“连长,要不你给弟兄们分享一下你当初第一次上战场的经历吧?”

        “这……合适吗?弟兄们能有兴趣听?”武勤面露犹豫之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