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贵国的舰队就不能给他们制造一点麻烦吗?哪怕只是稍稍拖延一下他们的行军速度也好!”金尚宪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类似这样的要求,虽然每次都被钱天敦推掉,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反复劝说让海汉人改变主意。

        “时候未到。”钱天敦答复金尚宪的台词也还是老话重提:“我们希望在清军主力抵达大同江一线之后再展开行动。到时候清军在贵国境内的战线长度已经超过四百里,有大把的漏洞可抓,我们也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战果,比现在就去跟士气正旺的清军拼命要划算得多。”

        “可是……清军在我国境内一日,百姓便多受一日之苦啊!”金尚宪争辩道。

        钱天敦看了他一眼,笑了笑道:“但迟一天动手,也就多一天的准备时间,多一分战胜清军的可能。我相信贵国想要的结果并不只是把入侵的清军挡在平安道,而要把他们赶出去,让他们得到足够深刻的教训,放弃再次入侵贵国的打算……如果要达成这样的目的,眼下的隐忍都是必须的。”

        金尚宪心道我还信你就是真傻了,先前说得好好的会把清军挡在鸭绿江,结果一声不吭就把舰队撤走让清军兵不血刃地渡江进了朝鲜,现在说什么时机未到,极有可能也是搪塞自己而已。但他又不敢翻脸质疑钱天敦的说法,毕竟现在战局走势对于朝鲜而言是极端不利,如果海汉人真的不再插手,照清军这推进速度,朝鲜都未必能够撑过这个夏天。所以即便金尚宪心里对钱天敦颇有微辞,但表面上还是得作出一副友善谦恭的姿态,继续请求海汉给予帮助。

        钱天敦当然能感受到金尚宪那种隐藏不住的怨气,不过当下这种状况,一切都要以海汉的利益为先,朝鲜现阶段只能先作为牺牲品来吸引清军火力,就算朝鲜朝野怨气再大,海汉军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与清军正面对决。

        “该讲的话,我早就讲完了。既然金大人这么关切前线战况,那我就再说一次,贵国要保住国祚,除了三军用命,尽量拖住清军南下的脚步,还有就是加紧本地的施工进度。只有这个地方投入使用之后,我军才能更好地守住大同江这道天堑,能不能挡住清军的攻势,就看这里的工程进展了!”

        钱天敦反复强调这处军事基地的重要性,目的也是要让朝鲜倾尽全力来加紧施工,让海汉军届时能够依托这处基地建立防线,把清军挡在大同江以北。

        朝鲜国一开始只答应派来数百工匠和三千民夫协助海汉施工,但在清军入侵之后,心急火燎的朝鲜人意识到海汉的军事基地可能将会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下便让附近的平壤等地加派民夫赶来这里施工。而随着清军一路南下,金尚宪已经下令让整个平安南道都尽全力征募民夫,尽快赶到大同江口参与工程。按照工地上的统计,目前已经有从辽东运来的汉人难民三千余人和附近赶来的朝鲜民夫四千余人参与到工程兴建当中,而尚在征募中和赶来途中的朝鲜民夫至少还有四千人以上,工地上的劳工有望在近日就破万。

        为此海汉专门提前从山东、辽东两处殖民地运来了大批劳动工具,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至于后勤物资的供应,则是由朝鲜方面提供。平壤城为此已经开启了官仓,向大同江口运送了六十多船共计十五万斤零食,对于并不富裕的地方官府来说,这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dxsz8.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