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崎点点头道:“出于保密原因,我暂时还没法向费大人提供更具体的消息,但相关的人证物证,我们手头都有。费大人如果对这些案情感兴趣,回头也可以逐步向你通报调查进展状况。”

        “本人还有一个问题,听宁部长刚才所提的几起案子,似乎并未将贵国卷入其中,那为何贵国还要主动调查此事?”费策贤心中还是存疑,必须要先得到解释才能认同宁崎所描述的这些状况。

        宁崎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说道:“事实上我们注意到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去年十月开始,有人在我国制造事端,试图行刺到访的某些外国政要。具体是谁我就不便多说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费大人可能也是对方的预定目标之一。”

        “我?”费策贤听到这个说法着实吓了一跳。在他的心目中,海汉国还真是个太平地方,全然没觉得有什么危险可言。

        费策贤初到三亚的时候,也曾觉得这个没有修建城墙的城市有点危险,但时间稍长之后,他便知道三亚这地方看似不设防,但实际上几乎不太可能有军队能够入侵此地。西班牙人倒是曾经做过尝试,但远征三亚的舰队在胜利港被打得折戟沉沙,损失惨重,据说只有不到一半的船成功逃回去。而本地人对于战争也十分沉得住气,当初西班牙人的舰队打到家门口,三亚民众还大量涌入榆林半岛高处去看热闹,足见民众对海汉军的信任程度。

        一个完全不会受到战争威胁的贸易港,在海汉的经营之下变得繁荣昌盛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而本地民众的生活因为贸易而富足起来之后,社会治安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升。费策贤还曾专门去了解过警察衙门的运作状况,发现警察处理得最多的治安状况其实就是各国水手在酒后发生的斗殴事件了。

        他在这里待了两年,几乎没怎么听说三亚本地出现恶性事件,至于针对官员政要的刺杀事件,他来海汉之后倒是一次都没有听说过,更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别人行刺的目标。

        不过费策贤脑子灵活,立刻便想到了这种刺杀手段的目的:“这是为了要破坏贵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宁崎点点头道:“虽然暂时还没有抓获幕后的主使者,但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几乎都派了政要或者费大人这样的使节官员常驻三亚,如果安全方面出现了问题,那我国肯定是要承担大部分责任。如果是要人,或是两国外交关系不那么稳固的时候,一旦出现恶性事件,那的确有可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费策贤心中暗想,三亚这地方外国使馆的确不少,但真正够分量的外国政要其实并不多。在三亚出现最为频繁的,大概也就是那位安南国的小王爷郑柞了。不过去年下半年又加了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那就是来海汉国留学的朝鲜世子李凒了。加之朝鲜与海汉建交时间不长,关系还说不上特别稳固,如果朝鲜的王位继承人在海汉出了状况,那的确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两国间的外交关系。这么一想,宁崎所说外国政要,极有可能便是朝鲜世子了。

        不过费策贤着实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目标,但行刺自己真的能破坏大明与海汉之间的关系吗?他倒是觉得未必,现阶段两国都是希望能与对方和平相处,而这种大环境可不是自己这种小人物的生死就能影响的。只要海汉这边在善后上多下点工夫,朝廷大不了再另派官员过来便是,礼部行人司资历与自己相当的人一抓一大把,胜任这清闲的使臣职位绰绰有余。但这个特殊的资格,倒是让他有了一种自己受到重视的感觉,或许自己对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力其实要比想象中更大一些?

        宁崎声称费策贤也是刺客的预定目标之一,这当然只是他的临时发挥而已。事实上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在儋州抓获的薛正等人的口供中并未出现费策贤的名字,也没有提及过行刺大明官员之类的计划。不过宁崎当下觉得这么说会让费策贤感同身受,更容易说服他接受海汉的行动安排,所以便大胆发挥了一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