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差事风险颇大,可以说是提着脑袋在干,但获得战功的机会也颇多,所以对于那些想要通过积累军功获得快速晋升的好汉来说,争取进入巡逻队服役算得上是一条捷径。运气好的人,可能只消干几个月就能论功行赏当上军官了。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有些人就喜欢一直待在巡逻队里,执行各种高风险的任务。他们也未必是为了寻求刺激,大多是有着自己的特殊原因。

        朱辰就是这种特殊人员的其中之一。他本是东江镇所属的士兵,家里几代人都是吃兵粮的。虽然是皇姓,但跟掌权的那个朱家其实没有半点干系。

        朱辰家里最近这几代人都是在辽东戍边的军户,而他父亲和两个兄长都是以前在与后金军的战斗中阵亡,可以说跟满清有着灭门之恨。对朱辰来说,不管是在东江镇当差,还是如今转到金州为海汉人服役,只要能够上阵杀鞑子就行,效忠于哪一国并不是那么重要。

        朱辰在东江镇服役时期便以个人武力出众而著称,他在进入军中的短短几年中便亲手砍下了四十多颗鞑虏脑袋,靠着军功当上了军官。后来东江镇投了海汉,皮岛总督沈世魁亲自向海汉将领们举荐了朱辰等人,他也由此成了东江镇第一批被吸纳到海汉军中服役的人员。

        不过朱辰对于坐镇后方指挥作战并无太大兴趣,他唯一想做的事便是去到战场上与清军搏杀,用清兵的人头来祭奠自己逝去的亲人。而海汉军也是本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将朱辰安排去做他最为擅长的侦察骑兵。

        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海汉军中独有的精良装备,朱辰的杀敌效率较东江镇时期又提高了不少。一些风险极大的侦察任务,朱辰也能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从而获得了将领们的信任,给予了他很多特殊的权限。

        比如朱辰所指挥的侦察小队,每个人都是由他自行从原东江镇所属人员中挑选出来,这个小队可以分配到最好的战马,列装性能最好的新式武器。对于所接到的各种任务,朱辰也有权自行决定行动方案,而无需完全遵照驻军指挥部的指令行事。

        此外朱辰率领的侦察骑兵小队也是目前海汉军中极少数保留了砍头请功这种做法的部队,与其说是为了请功,倒不如说是朱辰个人的爱好。不过树大招风,据说清军也常年对朱辰的脑袋悬赏,随着朱辰砍掉的脑袋越来越多,清军开出的赏格也是水涨船高,已经从最初的五十两银子涨到了现在的一千两。

        但截止目前,朱辰的脑袋还好好地在他自己的脖子上生着,想来砍他脑袋领赏的清军的确不少,但绝大部分都已经身首异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