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仕宗见军方这两人都是态度强硬,而陶东来的立场似乎也更倾向于他们,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一直没表态的宁崎。据他所知,宁崎在海汉执委会中属于温和派,当年大明与海汉的和谈便是由宁崎主持,或许还能争取一下。

        “宁大人,您说句公道话,目前的形势,应该还尚在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阶段吧?”

        然而这次就连宁崎的态度似乎也变得强硬了:“岳大人,这次针对我们的刺杀虽然没有成功,但性质就是严重的挑衅行为,如果我国没有对此作出有力的回应,那民众会怎么看待执委会?”

        “还有,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这次的刺杀行动不是个人行为,就是贵国朝廷发起的,既然不管不顾地做了,那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

        陶东来接过话头道:“岳大人,我们今天请你过来见面的目的,并不是跟你商量这事的解决方案,而是把我们的要求告知你,让你尽快去安排执行。”

        “如果贵国无法满足我国所提的要求,那我国采取何种方式来处理这起事件,也无需征求贵国意见了。毕竟这伙人潜入杭州的时候,也没准备征求我们的意见,不是吗?”

        岳仕宗愕然,看样子对方是根本就没打算要留出斡旋谈判的空间,已经做好了要动武的打算。会见自己不过是走个形式,免得对外落个不宣而战的口实。

        岳仕宗知道自己再继续浪费口水也是白搭,顿时心如死灰,起身告辞道:“各位大人,既是如此,那多说无益,就此别过吧!”

        陶东来道:“岳大人,虽然刺杀桉已经查明,但使馆的禁足令暂时还不能解除。不过考虑到使馆应该会有公文要送回国内,所以特此批准使馆可以派人离城。当然,你要想亲自走一趟,那也没有问题。”

        岳仕宗拱手应道:“本官乃是朝廷任命的驻杭使节,未得朝廷旨意,不敢擅离杭州,陶大人的好意心领了。”

        眼见岳仕宗的背影消失,宁崎才开口道:“这个岳仕宗倒也算有点胆识,给他机会还不肯离开杭州。”

        陶东来微微摇头道:“他不是有胆识,而是看清了形势,他要是回去,面临的麻烦只会比留在杭州更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