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冷哼了一声,却并未接话。在他看来,发迹于南海的海汉人同样也是海外蛮夷,凭借国名里有个“汉”字,就自诩为汉人正统,未免太过牵强了一些。

        至于替代大明统治天下一说,他更是不愿认可。在他看来,大明虽然处境艰难,但国祚未尽,还远未到被后来者取代的时候。

        陈一鑫见状,也不想再多跟他废话下去,冷冷地说道:“我知道阁下输得不服,但国与国之间,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你要是不想签这协议,大可马上走人,我绝不会为难。”

        这下可是真把崇祯给梗住了,他当然并不想跟海汉签署这份丧权辱国的停战协议,但问题是当前的形势已经没有给他留下选择的余地。

        这场战争要继续打下去,且不说能不能打得过海汉军,已经开始断粮断饷的部分明军部队,不可避免会出现哗变的风险。

        如今京城还在...京城还在,各地都还在观望形势,朝廷尚有余威可以管理内陆的半壁江山,但若是海汉军一鼓作气攻克了京城,只怕天下各处都会起兵造反,到那时大明可真就是要亡国了。

        签了停战协议,大明应该还能撑个几年,期间说不定会出现什么变数,东山再起也未可知。但要是不签,大概率连今年都撑不过去。

        崇祯当然不能拂袖而去,他要是走了,这局势就再无挽救的可能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不去理会陈一鑫的嘲讽,老老实实地坐下来把字签了。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把不忿的情绪慢慢压下去,缓步走到桌边坐了下来,翻开摆在他面前的这本簿子。

        这停战协议的文本是由海汉一方准备,让崇祯略感吃惊的是,这内容竟然是印刷而成。而且细看这光滑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装订,也绝不像是能在京城附近的军营里能完成的工作。

        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海汉是将协议内容送去后方,完成排版印刷装订,然后再以极快的速度送来这里。

        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离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签署协议的时间地点,也才过去三天而已,海汉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事情办妥,可见其后勤保障的能力之强。

        这簿子的内容,当然已经由内阁大学士和王承恩提前看过,不会有什么临时添加改动的问题。崇祯推测海汉之所以用印刷,除了卖弄后勤实力,大概也是为了杜绝有人篡改内容的可能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