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猪场到家的穆珍,正赶上家里准备吃午饭的时间,秀花正准备让穆宝去叫穆珍回家吃饭,穆珍已站在大门口。

        “不用叫了,哥哥回来啦!”穆宝看到大门口的穆珍高声叫了起来。

        “你饿了才知道回来啊?”秀花很委婉地问穆珍。

        “还真不饿,我跟着赵大爷学饱了!”穆珍回答道。

        “怎么,你跟他学饱,学的什么啊?”秀花瞪大眼睛盯着穆珍问道。

        “学的东西还真不少,你看他都六十多岁的人,从夏天时教给他认识字,到现在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他竟然能认识几千字,并且还能写日记,种猪场的日常琐事,他记得井井有条,眉目清楚得很,你说他一天学校未进,竟然进步这么快,这本事,也不是我一天就能学到的!”穆珍说着,投来一种疑惑的目光看着秀花。

        秀花不知如何回答,眨了几下眼睛,也许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坐在堂屋里的老穆,听到穆珍的话,也陷入了思索中,他看到秀花没有答话,便回应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别看这老赵平时不怎么说话,可心里装着的东西让你看不到,那就是志气,这就如同一粒种子,在没有遇到适宜发芽的机会,只能静静地等待机会,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破土而出,势不可挡,用教育学上的道理讲,那就是内因在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比种子的力量更强大,更有爆发力,我们每个人假如都激发了这种内因,那么就会应了那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穆珍很赞成老穆的意见,与自己当面对老赵讲的一样,只是没有上升到老穆这种理论的层次,于是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假如再坚持这么学下去,将来指定能做出点成绩,这点不得不让人叹服!”

        “快填饱肚子,再议论老赵吧!”秀花看他们爷俩的话题一直离不开老赵,便提醒大家先吃饭,再评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