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湖堤,便看到大片的芦苇,好似铺在湖中的绿毯,微风吹过,传来“沙沙沙”的声响,随风摇摆的苇叶,好似吹起的绿绸缎,跌宕起伏。

        偶有一叶小舟从那苇塘中蹿出,好似戏水的游龙,忽快忽慢,忽左忽右,飘忽不定,真是赛神仙般的生活。

        正看得入神的穆珍,突然被刘旭昶一声“坐稳”的提示拉了回来。穆珍立即牢牢抓住车子后座的横梁,只觉得自行车飞速沿着河堤向下滑去,然后听到那刹车声不断变大,依然没有阻挡住下滑的车速,车子下到河堤底部,又是一段平整的泥土路面,穆珍从车上蹦下来,眼前出现一个小码头,这码头很简陋,穆珍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码头边上立了一个铁柱,柱子顶端安装了一个定滑轮,定滑轮上安置着一根带水的粗钢筋,那粗钢筋穿过那只横在水面渡船铁柱撑起的两个定滑轮,然后又与对岸铁柱上固定的定滑轮相连,组成一个简易并且可以来回拖动的渡船。

        四个人都下了车,站在码头上看着渡船上的人用特制的钩子套在钢筋上,向他们站的方向驶来。穆珍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船,船靠岸时,他们四个人跳上船,没有别人,去对岸的只有他们四个人,张然将自行车插到船上,很熟练地拿起特制的钩子,钩住在船上架着的钢筋,猛地一用力,渡船便嗖地一下,离开河岸,向对面驶去。

        站在船头的穆珍突然想到李白那首《赠汪伦》来,情不自禁地吟出声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你还真有李白的风度。”小娟看着吟诗的穆珍。

        “哪里有,哪里有,只是触景生情罢了!”穆珍摆起了架子,文绉绉地言道。

        刘旭昶踩住船头,左右摇晃身子,船身立即跟着左右摇摆起来,没有任何扶手的穆珍一个趔趄,站在船中心的小娟急忙上前抱住了他,顿时羞红了穆珍的脸。

        随后四人哈哈大笑起来。

        “看你刚才的酸腐,好似过河一秀才。”刘旭昶笑着道。

        穆珍只觉得脸上跟火烤一样,站稳了脚跟,不再接话,他突然感觉不能胡乱卖弄诗文,否则只能成为笑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