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我找你可不是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天成的话让老穆微微一愣。

        “快说还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商量!”

        天成便一五一十地将县城羊汤馆生意火爆的事情从头至尾说了一遍,最后强调道:“你看一个小小羊汤馆都能开出点名堂,你说咱们村曾有桃花寺闻名百里,我们岂不是更有理由编出个故事来,让人听了如同真的一样,借着故事让我们的村庄也跟着火起来!”

        “这事可不是像你我说说这么简单,毕竟编故事如同说书唱戏,就是胡编乱造,也要有头有尾,提到编故事,倒让我想起一个人来,你还记得东镇村的常老头么?他当时委托我给他师傅写个传记,提起来也有半年时间,你想想他师傅也只能算个镖师,哪里能写什么传记,其实说到底也就是编个故事,到现在我还没有写一个字呢!”老穆推脱说。

        “这件事怎么能与他那传记相提并论,那传记你得了解才行,而我们村的故事,这么多村民做你的演员,至于了解,你对咱的村,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呢?”天成反问道。

        “叔说得对,我赞成,传记文学要以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咱们村的故事,就好编多了!”在一旁听天成与老穆对话的穆珍抢过话来回道。

        其实对于老穆来说,并不是不会编,而是怕编出来不合适,大家笑话,所以故意找借口罢了,没有想到这穆珍不知深浅地接过去说得还那么轻松,这让老穆觉得脸上失去了光彩似地瞪了穆珍一眼,穆珍看到老穆瞪过来的眼神,止住了话,不再言语。

        “接着说下去,你这话我爱听,村里的人,村里的事,村里的历史,村里的传说,一切都在咱祖祖辈辈生活的村里,比起那走镖的事说起来都感觉熟悉!”天成向穆珍投去信任的眼光。

        穆珍张开嘴想继续解释一下,老穆却抢了先机道:“这倒是不假,可是编故事的事,我还真的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穆珍,听你爹说得好像难得很哟!你觉得呢?”穆珍在天成眼中,就是古时候的秀才,甚至是胜过当年的秀才,毕竟穆珍小时候的聪明,是全村人都认可的,将来决对不是白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