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都市小说 > 至尊曲 >
        为了准确描述有道之人的状态,太上老君用水为之做了比喻。其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之所以能够“善利万物而不争”,在于它能够处下且不争。

        面对一路上纷繁复杂的遭遇,水从不因高山的阻隔而改变了最终的方向,也不会因为沿途的染着而改变了内心的颜色。

        在道门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之物。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

        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而人生之道,也莫过于此。

        太上老君认为,至高的品性应该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保持这一份胸襟的前提,在于“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便是臻达自然之道。

        人们惯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来形容圣人面对世间荣华富贵而不动摇的姿态,其何以能至此者?答案唯“清静”二字。

        太上老君讲“虚其心,实其腹”,是在告诫人们不断地去清空内心中对他人、对世界保持的成见,以清白的心底去返照自我,从而实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大境界。

        如果能够按照以上顺序去修行自我,便可帮助人们从红尘之中超越出来,实现了从有到无的过程。

        但道门讲的“无为”又不仅仅是无,更是无无。

        因为澄心去欲以达无,这本身也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