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都市小说 > 至尊曲 >
        当然,不同的科仪包含的教义内容不尽相同,这是由科仪行为的目的、要求和表现形式决定的。

        其次,在各种科仪中,都包含有忏悔罪错、解冤释结的内容。

        在《斗姥炼度金科》中在“志心召请”“二十四门苦爽、三十六类伤亡”后,有许多解冤释结的诵白,其中有称“切以积愤成冤,虽戴天而必复,欺心负债,诚切己以难忘。纵侥幸于人间,必牵缠于泉下。念念不忘,冤冤相报,以今请降符章,解释累世冤对,共离苦趣,各遂生方”。

        科书中有行仪提示“师结北斗诀,存想自己恩怨两忘,一切冤仇解释”。

        又如《宥罪赐福宝忏》中的“除罪、成真”两段,道众替代亡灵忏悔,愿消除“不孝父母罪、不敬天地罪、肆意任心罪、顺邪弃正罪,荤口读诵罪、邪淫妄语罪、无恭敬心罪”等各种罪孽,达到“按妙典以忏除,求诸障之扫荡”,同

        时,希望此魂来世能够“得证功德身、神通身、慈悲身、良翳身、光明身、自在身等”,“身度三界与道常存”。

        这样的经文,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道众在为信众举行超度祖先科仪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信众和自己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相得益彰。

        在科仪中,都包含有归依、戒律和愿望的内容。

        斋天科仪中的“十二愿”即“一愿乾坤明素,二愿气象清圆,三愿主躬康泰,四愿民族和睦,五愿天垂甘露,六愿地发祥烟,七愿四时顺序,八愿万物生全,九愿家多孝悌,十愿国富才贤,十一愿天下和平,十二愿正道兴行”,体现了道门对太平社会的理想愿望。

        而且,各种科仪行仪时都有皈依道、经、师三宝的内容,在戒律上也体现“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茹荤、戒不敬三宝”等宗教思想,希望道众能“奉戒专一,冥心大道”,这对行仪的道士都有教育意义和修持功能。

        道教科仪中的包涵着养生思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