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都市小说 > 至尊曲 >
        地火是阴中之火,为阴中有阳的结构模式,如果没有地火氤氲这个内部因素,就不会有泉源之温,地水也就会寒凝不化,这与心火衰竭首先表现的是肾水不化的病症相一致,所以可以认为心火是阴中有阳的结构格局,这也是“人道本乎天道”之证。

        五脏是人体内的地(阴),所以“五脏本皆属阴”,五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火是阴中之火,为地火,是阴中之阳,所以人体内的地(五脏)符合太极阴阳图“阴中有阳”的结构特征。

        五脏是形本属阴,所以五脏阴中有阳也可认为是五脏其形质在外,而功能于内,如心主血脉、肾主水、脾主运化、肺主气、肝主津液等,这些水、血液、食糜、气、津液等物质的代谢过程均在脏器内部完成,是“阴中含阳”的格局;命门则不同,其形质(元精)在内,而功能(元

        气)行于外,其元气元神均至幽至微,杳然不可见,是“阳中含阴”的格局。

        太极阴阳图的另一个特征是阴阳相互为用的升降运动,那么命门与五脏也应存在着阴阳相互为用的升降机理。

        “五脏本皆属阴”,肾水是阴中之阴,阴中之阴为太阴,所以肾应为太阴之脏。太阴为至盛之阴,所以肾亦称为“至阴之脏”,而位于人体的下极。

        命火是阳中之阳,阳中之阳为太阳,所以命门应为太阳之脏。而太阳为“至盛之阳”,所以命门应为至阳之脏,位于人体的上极才是。

        命门为至阳之脏而居上,肾为至阴之脏而居下,二者位于人体的两极,成上下对立升降之势以阴阳相互为用,合乎天道。

        命火之阳气与肾水之阴气是如何上下升降相互为用?首先得明确命门的部位,实际上《内经》的“命门者,目也”就是指命门的部位所在,即“睛明所夹之处,是为脑心,乃至命之处,故曰命门”。

        脑髓有间脑与大脑先后天之区分,两睛明目系所夹之处正是脑髓的中心,脑髓的中心是间脑,所以人们所指的脑心就是间脑。

        人类胚胎早期,脑心的侧壁外突,形成视目系,即《内经》的目睛命门与脑心在发生学上就有着渊源关系。目是脑心的门户,脑心是《内经》的命门所藏纳的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根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