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都市小说 > 至尊曲 >
        古琴的摆放位置应当宽头朝右,窄头朝左,最细的线朝自己,徽位点和最粗的弦在对面。

        古琴的琴轸,也就是宽的那头,是要悬空在摆桌子右侧外面的。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

        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的构造极其讲究,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

        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

        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

        沼”。

        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