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江湖之事,虽纷纷扰扰,此起彼伏,不曾消歇。但恰逢太平盛世,近年来本无巨恶魔头出没,自然无骇人听闻之大案发生,也就无大事可表;至于一些帮派或个人之间的是非恩怨,无非打打杀杀,你死我活,对此大家早已司空见惯,说来实在无味;至于少林武当及各大名门正派,瑕不掩瑜,行事光明磊落,就算是闲杂之事,也是妇孺皆知,无需多说;至于个别离奇诡怪之事,说来未免会让人觉得过于荒诞,又无真凭实据为证,恐被误以为是无中生有、或是散播谣言等,更不敢妄说。因此,竟一时理不出头绪,不知从何处说起为恰,方可渐渐引人入胜!

        然而,恰巧最近长安城外东边的一个小镇上,发生了一件小事。事虽小,但到底也算是件新鲜事,更重要的是,江湖上出现了新鲜的人物!所以,就从此处说起,且当个噱头。

        ……

        话说,长安城往东不到二十里路,有一小镇名叫“东福镇”,镇上有一条东西走向长长的街道。虽说是小镇的街道,但也是热闹非凡,一片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因为长安城东来东往的车马大多会通过此镇,在此处打尖或住店,可比城里便宜得多,所以大多数商旅过客,若非急事,宁愿先在此暂时驻足,也不急着往城里赶。

        此镇街道中间最繁华地段,林立着一些商号、客店、酒楼、茶馆、妓院和赌坊等,或豪华或雅致,看起来不比城里差多少。但其中有一家虽然不是最豪华的,但却是最雄伟、最气派,又最显眼的,那是一家镖局,一家叫“大兴镖局”的镖局!

        大兴镖局的门楼上有三层挑檐,大门高九尺九寸九分。门两边挂着一副木刻刷漆对联,红底黄字,写道“行万里尽播江湖道义、论买卖皆守行市规矩”,横批是“镖行天下”,联虽俗,寓意浅显,却也算是贴切本行。横批再往上,有个三尺宽六尺长个大牌匾,黑漆为底,上面刻写着“大兴镖局”四个大字,雄浑饱满有力,为金粉调漆书写,金光闪闪,熠熠生辉。门前台阶下,左右放着两尊千斤大石狮,连同底座有一人多高,造型威武,张牙舞爪,霸气逼人!

        门楼左侧前有一大石盘,石盘上竖着一面大锦旗,旗杆高三丈有九,旗面上也绣着“大兴镖局”四个大字,远远可见。旗面以龙虎图案为边衬,迎风招展时,那龙虎便似活了,在不断飞腾跳跃着!

        大门两边各站着一名年轻的趟子手,身着武行劲装,脚踩外八字,昂首挺胸,收腹夹股,双手交叉叠在胸前。也许是站得太久了,看起来有些萎顿,但那种趾高气扬的气势仍在,仿佛是从他们的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无需做作!

        此时已黄昏,镖局大院内,一些镖师及趟子手吃过晚饭,便随意围在一起谈天说地。

        而大厅内,有一位五十多岁的老镖头,独自一人坐在大靠背椅上,仰头眯眼,似在休息也在思忆。他拿着一根短棍,在手里轻轻地盘弄着。其棍体两尺来长,通体漆黑圆润,两头箍金,刻有祥云花纹,中间镶嵌一条盘旋的金龙,龙珠用红宝石点缀,精美奢华。这根短棍似乎是他平时盘玩的把件,但对于江湖中人来说,这根短棍也可以是一件的独门武器。

        这位老镖头神态悠闲,但却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股威严之气。虽说大厅空旷,两边有不少座椅,但院中的众人显然宁愿在院中站着蹲着,也不敢在大厅里放肆,以免打扰这位老镖头的清闲。原来这位老镖头便是这家镖局的主人,现江湖人称“老金杆”,若是问起此人原本的姓名,倒是识者稀少,大多只知道此人姓金。

        老金杆少年遇明师指点,练得一身好武艺,其中最拿手的是刀法。据说他年轻时常背负着一把大刀行走江湖,行侠仗义,鲜遇对手。到中年时,他娶妻生子,为了养家糊口,安顿家中老小,便投入镖行当起了镖师。五年后,他因护镖有功,便当起了镖头。再过三年,他又自立门户,开了这家大兴镖局,成了总镖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