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梅现下懒得同他争论,宁方远看的宅子在县衙附近,“这屋子很不错,怎么牙行的先前没推荐?”

        “先前这屋子还住着人呢。”宁方远随口说了一句,没有让俞梅知晓全部的意思。小院只有三层,院子大,每间屋子都很雅致。俞梅看着也不错,“那就这里吧,那牙行先前说的郑大官人的宅子你趁早给他回了,让他可以找下一个买家。”

        “成,我一会儿交钱的时候去同他说一声。夜市开了,咱们去逛一逛再回去。”

        “我躺的是有多久了,夜市都兴起了。”俞梅跟着宁方远走。

        “现在规模也不太,胆子都小,卖的东西也很少,只有一家馄饨的店子还不错,鸡汤很鲜,馄饨也是现包的。”

        “先逛逛走饿了就能吃了。”俞梅看着千年前的夜市,深吸一口,“人间烟火的气息,真是不错。”

        那一晚上俞梅吃到了馄饨,宁方远看到了她的笑脸。

        县令大人乔迁新居这可是大事儿,新官一来夫人就受了伤,借着要静养休息的借口宁方远推掉了数个饭局。只是勤勤肯肯的整日忙着政事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街头巷尾的走。也不知道新来的县令脾气如何,一众乡绅也不敢行事张扬,一时间物价都稳定许多,百姓们才拿到粮食,又被县令安排到山上挖渠,只要勤快一些,每日里都有进账。一时间县中百姓对新来的县令大人印象就不错。

        乡绅们一瞧,这是要树立一个爱民入子形象,跟着也推出些优惠政策,同县丞关系不错的又忙不迭地打听,这一次说什么也要在县令大人面前露个脸。

        “县令大人一早就说了,真心实意要贺他到任的五日之后到醉仙楼,他摆了宴席。只不过带的礼都有人看着,但凡带了贵重东西的,一律就请出去。”

        既然有了这个响动,乡绅们也就动作起来回家就开始想要准备什么样的礼才能又不失礼数,又能出彩,还要不能一眼就看出太贵重。同时满足多重条件的还真是难题,好些个管事在街上遇着都不免互相交流,吐的苦水都够在乡里的小河沟灌上二里的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