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色令智昏

        话说原绞杀,各势力图穷匕见,互相如同犬牙交错,胜负只在一线之间。在纷纷乱局之,洛阳忽然传来令天下震动的消息,愚蠢又野心勃勃的袁术袁公路,竟然第一个称了帝。

        原各家这一下瞬间炸了锅,虽然都在为了地盘打生打死,但说到底都还自称汉臣,当初董卓擅自废立,还引来联军讨伐,如今袁术更进一步,直接称帝,汉家天下,怎容此姓袁

        此刻,又一个对灭曹不利的消息传来,曹孟德手段高超,手下名将如云,速战速决打破北海,孔融被迫投降,又兵四出,干净利索的灭了各地人马,统一了整个青州。太史慈的老娘所在的东莱黄县,也被曹洪带兵击破。太史慈闻信大惊之下,急切又攻不下荀彧所在的任城,自感无计可施,遂来到陈龙所在的后军与龙军师商议。

        太史慈见到龙珠,行了军下之礼,面带忧色,张口欲言又止。陈龙当然明白太史慈内心焦虑,拿出一封书信,交给太史慈观看。

        太史慈打开书信,见落款写着若,大讶道“大军师,这是荀彧的信”见陈龙点头,太史慈忙展开细看,只见信写道“黑山龙军师如唔大汉江山,自高祖斩白蛇起义,已厉四百余年矣。人言高祖善谋,目光高远,不辞辛劳,知人善任,方有大汉四百年江山稳固。”

        太史慈看到此处,不由心一滞。他本也是汉臣,自小老娘也叫他忠君爱国,养成一身武艺,只为报效大汉朝。谁料天意使然,汉皇无道,群雄并起,才有江山割裂,百姓倒悬。陈龙在旁边,见太史慈被荀彧几句话说的面色悲凉,心感慨。叹道“都说荀若忠于大汉,今日方信。若并非助曹,而是错误相信曹孟德能够拨乱反正,拯救大汉朝啊。”一句话,说的旁边的太史慈、郭嘉、周不疑都起了心事,一个个若有所思。

        汉高祖起于草莽之间,从一个小小的亭长,成长为万里江山的主人,其成功之道,在于用人不疑、知人善任、为人大度、知错改、从善如流。刘邦能击败不可一世的项羽,立起大汉朝,凸显了当时众将人心。

        而在大汉立朝之后,在当时的政治格局,存在着两大势力,一是以吕后为首的“后党”,主要成员是吕姓外戚;二是以萧何为首的“相党”,主要成员为朝大臣。这两派在刘邦的调停下,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谁也强不过谁,所以大家都要听皇帝的话。

        可是如果新任皇帝处理不好两派平衡,让其一派坐大的话,那么汉室江山很危险。刘邦的高明之处,即使在死后也做到了让两派平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