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是战争之神,张顺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是并不妨碍他想方设法把这些“新鲜的玩意儿”应用到战争中。

        张顺前世身为一个普通,平时也颇有点军事爱好。只是他平时关注的是新式战斗机、刚下水的战舰,乃至未来的歼星舰之类的玩意儿,哪个会眼巴巴的喜好几百年前的“古董火炮”?

        这些红夷大炮之类的滑膛炮,对张顺来说非常陌生,更不要说该如何在战争中使用他们了。

        不过,不会用就慢慢摸索嘛!本着“多就是美,大就是好,口径即是正义,射程即是真理”的想法,张顺干脆先铺开数量再说。

        对于一场交战双方战兵不足一万人的战斗来说,一方拥有百门大口径火炮,对另一方来说简直就是梦魇。

        像戚继光编制的标准车营,一营编制三千余人,除去二百五十六门小口径弗朗机以外,只有大将军炮八门而已。

        而孙承宗编制的车营,一营编制六千余人,除去二百五十六门小口径弗朗机以外,只有灭虏炮八十八门,大将军炮十六门罢了。

        明军所用灭虏炮口径一般在50mm至70mm之间,只能发射鹅蛋大小炮弹,亦是小型火炮。

        由此可知,依照明军车营编制,每三千人实际最多只有八门大将军炮可用。

        而张顺此次出战人马不过七千,却拥有百门大口径火炮,简直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正如同骑兵出现以后,被天才的军事家开发出“长途奔袭”和“甲马具装冲阵”两种战术以后,对原来的步兵战法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张顺无意中开发出“火炮集中使用”的战法,亦是对传统战法产生了同样具有代差的效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