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此话一出,张顺就知道这事儿有门了。

        所谓“忠与不忠”,“降与不降”亦非非黑即白那样绝对。

        正如“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般”,世界上亦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官吏其实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更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极少数能够“一死报君王”,已经是难道的守节死义之臣。

        其实大多数忠臣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一来就因为比较罕见,二来也是多方利益权衡的结果。

        俗话说“忠孝节义”,固然忠诚乃是臣子的第一道德,但是如果情有可原,有些臣子还是可以免于谴责。

        比如三国时期的徐庶,因为老母亲为曹操所获,不得不辞别刘备,转投曹操。

        再比如转投唐太宗的尉迟敬德和转投明太祖的刘伯温也是这般,因为旧主无道,弃暗投明即可。

        而张顺为了劝降卢象升,故意先赚来他家中老母妻子和两兄弟,从亲情孝道角度为其提供理由。

        故意抬出福王“嫡长”身份,以证明卢象升“弃暗投明”的正确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