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离开登封,踏出了嵩山,短短几天路程,风沙至少遇上了七股劫匪。

        其中三大四小,大小的区别在于大村或小寨。

        无论大村或者小寨都是村民拿着简陋的武器架木拦在在村口,或者垒石于必经之路之高侧。

        只要你敢走,人家就敢把堆高的垒石往道上推,砸不死你也堵死你。

        遇上一二十人结伴的行旅会索要钱财、物资和粮食,人数越少索要越多,如果形单影只或者两两成行,尤其是天黑之后,那就很可能直接索命。

        遇见大股的商队也绝不会轻易放过,老弱妇孺往道上一坐,聚着织布唠嗑,数十青壮手持器械在道旁墙后虎视眈眈,有种你就撞开路轧过去。

        据叶三娘介绍,少室山东麓有一条蛟河行经登封之后往南出嵩山汇入颖水,由蛟河乘船去许州会近上很多,水路半天,加上陆路几天至多足以达到。

        不过,此河夏季水多,冬季水少,雨季水多,旱季水少,水多可行船,水少甚至断流。

        现已深冬,早就断航,断航使得附近山中乡镇的物资运输更加不畅,所以这一带的风俗是农忙为农,农闲为匪。

        没饭吃要饿死,此乃现实问题,当地官府无力约束,也实在管不过来,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装作不知道没看见。

        现今正是口粮不济等待过年的时候,加之河水断流,为数不多的行旅只能走陆路,各村有青壮、有武器,就是没有钱,那不就只剩抢了吗?

        江湖人脚程快,通常人数不多,遇上村民拦道多半会绕路走,至不济高来高去。越是商队,越被盘剥,无论大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