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正如梁震所料,徐温忿恨陶雅出兵策应池州李简,以及摆出公然与朝堂对持的刘威。然而兴兵前去征讨,却接连吃了几次亏。

        到底各自镇守一方,上马治军、下马官民,也都是能征善战的将才。面对刘威、陶雅这个级别的对手,徐温虽然也已招揽了不少文臣武将甘愿做他的爪牙,并且掌握了包括镇守都城在内的几州水路军旅,但这段时期也仍是一筹莫展。

        然而刘威与陶雅,即便是执掌地方时民政、军政一手抓的将才,他们二人偏偏又缺少一股魄力。毕竟如若徐温文有严可求、武有柴再用鼎力相助,篡权的过程中更加注意对吴国臣僚产生的印象而具备的实力更强于眼下,刘威、陶雅又的确会向徐温低头。

        所以现在的刘威、陶雅,也并没有受李简鼓动,联合起来所幸杀往宣城,试图夺来国主杨隆演,再一举诛杀徐温毕竟徐温现在掌控的兵马进取不足、守成有余,何况本来明明又是同僚袍泽难道就非要自相残杀下去?

        偏偏杨隆演还对徐温言听计从,而刘威与陶雅又是爱惜羽毛之人,如果决议攻打本国都城,意图夺取国主这也难免要让人非议他们也有意挟制君王,当真意图谋反。

        彼此就只能僵持对抗下去,徐温也把刘威与陶雅视为最大的阻碍,如同眼中钉、肉中刺,忿恨同杀意与日俱增。刘威、陶雅也就更不可能主动服软,主动去把脖子伸长了等着徐温一刀砍下来

        这对于吴国而言,的确是个解不开的死局。

        至于吴国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周本已经打败了占据信州作乱的危仔倡,便如同他当年示弱诱歼、以少胜多,而大败对方的兄长危全讽那般。然而本来身为占据江西信州的江右豪杰,危仔倡仍是不愿投降屈从,遂带领残部朝着东面流亡奔逃而去。

        信州以东,便是处于吴越国治下的衢州地界。周本一路追击,意图将危仔倡所部叛军一网打尽,却正好撞见了闻知吴国地方州府谋反,叛将前来投奔报急,遂也立刻引兵杀来的死对头顾全武

        衢州南隅的江郎山林木叠翠,群山苍莽,而窟隐龙潭,泉流虎跑的景致,亦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这等赞誉。

        然而阵阵激荡的喊杀声,却扰乱了此处名山的幽静。一队队吴越军甲士,已经撞入了吴军的阵列当中,那些士兵狂呼怒号着,用力挥舞着手中诸般兵刃。猝不及防的吴军士卒当即扑倒一片,鲜血横流,使得江郎山这片翠绿叠嶂的景致染上了一抹抹刺眼的红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