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高思继、高思祥、高行珪所统领的横海军骑众截杀围堵,刘知俊勉强杀出一条血路,继续朝着西北面突围而去,可是他身上不觉也已挂上两处就伤口。而除了自己的儿子刘嗣彬之外,继续随着他狼狈奔逃的亲随,也不过四百余骑。

        还有魏朝大将王景仁,也统领几州军旅大肆搜捕刘知俊这一众叛逃的兵马。然而刘知俊从一开始统领淄青军藩镇七万之众,再到不得已统领九千余人出逃,直至先后被王晏球、夏鲁奇、高思继挥军追击截杀...眼下人数越少,倒也更易于躲避几路大军的搜捕。

        刘知俊遂专挑偏僻野径,一边尽量隐蔽行踪,而躲避王景仁等魏将所率领的大军搜捕;一边仍旧疾驰猛赶的向西北面逃去。几路追兵也不得不搜山检海的追查行迹,而无法集中兵力立刻将刘知俊所部叛军一网打尽。

        又过了数日光景,王景仁麾下兵马,在一片深山野岭间倒也拿住了百来名因饥肠辘辘、伤重体虚而再无力反抗的叛逃兵卒。而审讯一番之后,得知仍在拼命奔亡中的刘知俊麾下叛军,每日都不免出现一定的人丁减员。

        从淄青军青州奔逃出走,便一直被几路征讨军马穷追猛打,不得已只得夜以继日的奔走逃亡,也早有不少兵卒与战马精疲力竭,再支撑不下去了,同样也被刘知俊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与其在深山野岭中做具死无葬身之地,而终究要被野兽啃噬掉的尸首。那些掉队的士兵,也陆续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山林,反而要自行投案,而任凭魏朝处置。

        王景仁遂又按那些被擒获的叛军供述,大致锁定刘知俊奔逃的路线继续引兵去追。这一路下来,陆续又抓住一些掉队的叛逃兵卒。然而一直追查到了恩州清河,与北面处于晋国治下的成德军冀州交界处,又过了半个月光景,却也一直未能查获刘知俊的下落。

        大概可以判定的是,刘知俊应该已潜逃进入晋国境内,只不过随着他叛逃出走的兵马,估计现在也不过仅剩下数十骑。

        先是被王晏球、夏鲁奇追击撵杀一番,结果合横海军与几州的兵力,仍然未能擒杀住刘知俊这个叛逃的逆臣...高思继、王景仁难免倍感懊恼,呈禀往汴京的奏书当中,也向李天衢表述自责请罪,有负陛下重任。

        李天衢倒是不以为意,毕竟刘知俊统领几千骑军,即便注定赢不得高思继、王景仁、王晏球、夏鲁奇这些骁将联合围攻,可他要杀出重围的本事是绝对有的。随着他损兵折将,反而也更难锁定目标,当刘知俊从淄青军出走向北逃亡,距离晋国掌控的成德军地界路程相距不远,那么他大概率能够脱离险境,这本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