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庸朝着拍打膝盖的吏部尚书嘿笑一声,壮硕的身躯扭过去,对着他们放了个响屁,然后就大摇大摆的走了。

        “粗鄙不堪之蠢物,焉配位居我大明侯爵!”

        “明日本官就要参他一本,让圣上好好教训一下这些无法无天的勋贵。”

        几个中书省和御史台的官员被气的面红耳赤,而其余高官却是毫不在意,能逃脱大劫被嘲讽几句算的了什么,年轻人气量还是不够啊。

        见他们还在喋喋不休,吏部尚书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眼尖些的赶忙拉住那几个劝道:“哎,南雄侯不向来就是如此吗?诸位又何必与他滞气,当年他攻庆阳应昌,功劳本最大,但因不服将令在应昌私纳奴婢,从而不得封公。”

        “后来又同殿下北伐立下了大功,如今行事过了些圣上殿下都睁只眼闭着眼,诸位何必自讨无趣,就当没看到吧。”

        又随着几句之乎者也声音渐渐都小了下来,几位尚书却是看向默然不言的胡惟庸,面色都有些不解,如今闹这一场是图个什么?

        太子愿意替他们遮掩这不出所料,京官可不比那些地方官,各个身居要职,如果大规模的牵连诛杀,朝廷根本补不上缺口,圣上身体再好能不眠不休能顶十个人,难道他还能顶一百人不成?

        所以陕甘之事不大规模牵连京官也是默契,如果不是胡惟庸早朝上发疯请彻查,那都没有今夜向太子殿下求情的事儿了。

        户部尚书让一群没有事儿了的下官们先走,而几位尚书侍郎以及中书省的几名要员却是没有动,很明显是要商讨询问一些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