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谈了一会儿北方的情况,对大明上下来说唯一的威胁依旧是那里,蒙古再如何颓势也是当世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随后步入正题,陈佑宗不仅是朝廷的通政使,也是朱标同天下各大商贾世族交流的中间人,能有本事找的上陈佑宗的才有资格被朱标略微关注。

        连陈佑宗的关系都攀附不上,那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同太子一起做些什么,这也是为何这两年通政使司陈佑宗在朝中地位隐隐有些超然的原因。

        朱标放下茶杯道:“本宫在宫里都听闻陈府过年比皇宫都热闹,从元旦至今都是车马如龙啊。”

        陈佑宗笑道:“何止是车马如龙,臣家中库房都已经堆满四座了,礼品还是源源不断的送来,天南地北奇货珍宝之多啊,臣也是开了眼界了。”

        朱标的闻言感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同这些人打交道不容易,于爱卿士林声望也有损害,辛苦了。”

        陈佑宗摇头:“为殿下当差是本分,也是臣的福分,不过腐儒愚生几句酸话而已,值得什么。”

        朱标闻言也不再多说,他于陈佑宗有知遇之恩,而今又娶了其嫡女,早就是利益一体了,宽慰安抚的话要说,但也不用说太多,说多了反而显得生分。

        陈佑宗收的那些礼物都是替朱标收的,早早晚晚都会送进宫里,其实这两人都不在乎这点玩意儿,陈家富贵传家百余年什么没见过,朱标国之储君未来必然是要坐拥四海的。

        朱标或许会缺粮缺人但绝不会所谓的缺奇珍异宝,那些对他来说最是无用之物,前几年还颇喜爱前代唐宋名家书画字帖,现如今忙于政务看都懒得看一眼了。

        也就剩把玩玉饰这点儿小爱好了,而大明雕刻玉饰最出众玉匠也早都被皇帝传唤入京专为太子一人使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