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历史穿越 > 即鹿 >
        谷阴,中城。

        随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实施,四时宫的内外最近扩建、新起了几座配套的官寺。

        主要有四座。

        宫内的两座,一个是在原先王国典书令等官的官廨基础上建起的内史省(中书省),一个是在原先的王国常侍等官的官廨基础上建起的黄门省(门下省)。

        宫外近处的两座,一个是由原先的陇州牧府改造而成的“中台”,也就是“三省”中的“尚书省”,一个则是专门另起炉灶,给莘迩新建的理政办公之所。

        莘迩的主要官、爵现下有三个:录中台(尚书)事、征虏将军、建康侯。

        建康侯不说,爵是爵,官是官,爵位再贵,不掌权柄,不很需要专门的办公地方,莘迩家现即是建康侯府。征虏将军是有专门的办公场所的,即早先莘迩的辅国将军府,如今之征虏将军府,但将军府,顾名思义,乃是用来料理军务方面诸事的,因此“录中台事”此职,却是需得别有理政之地,左氏遂特地下旨,在中台东边的不远处,买了些民房,建成了这座官廨。

        ——之所以把之建在中台边上,缘由“录中台事”管的就是中台就这一摊,两座官廨离得近些,既方便了中台的官员向莘迩请示、汇报,也方便了莘迩能够随时召中台官员询问政情。

        这座官廨刚建成不久,要说是有名字的,然因了莘迩如今的“权势滔天”,谷阴的士民却不呼其名,而将之称为“莘公府”。数日前,莘迩带着大批的属吏、随员,才搬进来。

        因与中台相距甚近,站在中台的楼阁上,都能够看到其外、其内的一些场景,甚至可以听到那边的声音。

        六月初的这天,顶着炎炎夏日,中台令麴爽挥汗如雨,拾阶而上,轻车熟路地登上了中台听事堂后的阁楼,扶住朱漆的栏杆,他掂起脚尖,用劲地往东边的这座所谓的“莘公府”瞅去。

        一秒记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