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懂一二。”

        宁帆一边说,一边调出系统中的介绍开始现场学习。

        夏国历史上观星的技术不少,刚刚这样记录的法子还是记录在汉代张衡的天文著作《灵宪》上面。

        当年《灵宪》就已经分析了月食的形成原因,还观测计算出了日月的平均角直径,和现在测算的误差极小。

        考虑到时间变化和当时的观测条件,基本可以认为是无误差。

        可惜汉末时候,张衡所绘制的三千星图丢失,后世所绘制的星图都达不到这个数量,早已知道清代有了望远镜之后才有人绘制出三千星图。

        不过比起张衡绘制的这版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时间。

        在夏国漫长的岁月中,失传这么久还能捡回来的东西,的确不多。

        当然这也得益于灵宪的文字记载流传下来。

        “黄裳观星术就是在张衡的灵宪中吸取了一部分方法,又结合了风水五行的推论才搭建了雏形,后来由其他人补充完善。”

        “为了记载黄裳的贡献所以叫做黄裳观星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