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应东闻言稍稍想了想,就有了大致的猜测。林佰诚卖给包裕刚的九龙仓股份应该不少,否则包裕刚也不会帮这个忙,不过在此之前林佰诚的目标可能也是九龙仓,只不过他后来将目标转移到和记黄埔身上,所以林包两人才能达成协议,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这样了。

        这种事说开了并不难猜到,不仅是霍应东,就连旁边的其他人也有所猜测。

        “包生,现在九龙仓的股价已经涨到了30港币出头,你再跟怡和这样竞争下去,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觉得你有必要跟怡和谈谈。”

        李诏基出声说道,以前没怎么关注九龙仓这家公司的他,在九龙仓收购战爆发之后,当然是注意到了,也让人调查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手上的大量地皮让他有些眼热,特别是这些地皮还处于繁华的黄金地段,只可惜包裕刚已经进行收购了,而且他就算想参与进去,他也没那么多资本,只能眼热的看着。

        郭德盛也说道:“现在都已经是30港币一股了,年后肯定会涨到40港币一股上去,甚至更高的50港币一股都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再收购,不仅包生你承受不住,我想怡和也支撑不起,所以谈谈还是有必要的。”

        “唉,其实这次的收购暂时已经到止为止了。”

        听了几人的话,包裕刚无奈的摇了摇头:“纽璧坚已经找到了汇丰的沈大班,让沈大班从中说和,我们两方已经谈妥短期内都不再增持股份。”

        包裕刚是肯定要给沈粥面子的,因为他和汇丰有很深的合作。再说了,说难听点,要是包裕刚不给面子,沈粥一怒之下支持怡和,给怡和大量贷款的话,那包裕刚还怎么和怡和竞争?

        “这样看来,九龙仓的股价马上就要跌下来了。”

        冯进喜出声说道,心中想着明天马上把公司手上的九龙仓股票卖掉。九龙仓的股价原本是12港币多点,但因为收购战爆发而暴涨到30港币之多,涨幅150%,如今收购战暂停,股价必然会大跌,这是毋庸置疑的。

        霍应东点头赞同的道:“这是必然的,九龙仓在收购前的市值不过是11亿港币左右,如今比和记黄埔的市值还高,达到27亿港币之多,这都是因为包老哥跟怡和竞争的缘故,如今他们两个不再增持股份,股价自然是要暴跌了。”

        没错,如今九龙仓的市值确实是比和记黄埔高一点点,因为和记黄埔现在的股价在7港币下方,尽管林佰诚在不断买入和记黄埔的股票,继续增持,但还是没有把股价拉起来,只是让股价止跌而已。他让报纸进行的报道还真成了事实,大量股民并不看好他入主和记黄埔后公司的前景发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