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九龙仓,林佰诚并不是非要收购不可,收购和记黄埔也可以。单单就地产业方面来说,其实和记黄埔比九龙仓更好,因为和记黄埔现在可以说是香江的地主,手上地皮面积比九龙仓的还要多,未来发展房地产业只会更赚钱。

        当然了,和记黄埔一度控股超过三百多家公司,现在就算没有那么多,但想来一百多家两百家左右应该是有的,只可惜博而不精。

        而且和记黄埔的前身和记国际还举债投资,刚好遇到了前几年的石油危机,股市大跌,然后就扑街了,只能以卖身价从汇丰那里拿到1.5亿港币的注资,让趁火打劫的汇丰占了个大便宜。

        之所以说汇丰是趁火打劫,那是因为和记国际原本是想要从汇丰银行那里贷款融资的,哪想到汇丰不同意,要注资入股,否则不给钱,那会整个世界都处于经济危机中,和记国际除了汇丰银行这里外,找不到别的可以贷款的银行,因此最终只能割肉给汇丰。

        “这样啊?”

        包裕刚闻言不由思考了起来,和记黄埔这家公司他当然知道,以前也曾经想过,毕竟作为汇丰银行董事的他,知道汇丰银行有大量和记黄埔的股份,且他的身份也很容易从汇丰那里买到这些股份。

        不过包裕刚最终还是放弃了,主要还是因为和记黄埔的业务太杂,亏空太大了,问题是债务还不少,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将这家巨型公司给经营起来,这要是收购后发展不好,可是会陷进去十来亿港币的。

        九龙仓就不一样了,业务没有和记黄埔那么多,还非常的契合他,因此对包裕刚来说,九龙仓反而更好一些。

        “原则上我没有问题。”

        这对包裕刚来说是一件好事,他还不用花更多钱溢价从林佰诚那里买到九龙仓的股份。“不过我只是汇丰董事而已,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还要看汇丰大班沈粥的想法。我只能说尽量帮忙撮合,这样对大家都有利,不过能不能成就不敢保证了。”

        林佰诚说道:“这是我能想到对大家都有利的办法了,不然包生你想收购九龙仓,我也想收购九龙仓,互相争夺,最后很可能谁也得不到。”

        “林生说的是,我会尽量说服沈大班他的。”

        包裕刚也知道林佰诚的提议对大家都有好处,因此他自然会尽力。只不过就算心里有不小的把握,他也不会做出保证就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