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次林佰诚被稀释了2.7%股份,但和记黄埔拿到的3%份额中有一半是他的,先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更是他独资的公司,等于他拿到2.5%股份,股份被稀释的不多。

        林佰诚还是比较倾向于苹果公司能够在和IBM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至不济能够生存下来,占领一定的市场,不至于让这笔投资出现亏损。

        当然,要是林佰诚真的判断错误,那也没有办法,毕竟因为他的重生出现的蝴蝶效应只会越来越大,有些公司的未来被改变很正常。不过,他虽然无法确定苹果公司一定能成功,但就算判断失误,相应损失他承受得起。

        这一次融资后,高盛持有的股份提高到14%,已经是苹果公司的第四大股东了。

        这一次的融资,苹果公司是以2.5亿美元的市值进行融资,融资10%股份获得2500万美元的发展资金。

        上一次苹果公司融资前的估值是9500万美元,融资20%股份获得1900万美元资金,融资后估值1.1亿美元。

        短短半年的时间,苹果公司融资前的市值变成了2.5亿美元,估值翻了一倍之多,主要还是因为苹果公司的个人电脑销量节节升高,业绩越来越好的关系。

        不过,苹果公司当前2.5亿美元的估值其实不算高,反而有那么一点点低估了,主要还是因为IBM即将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苹果公司竞争,多出这么强的一个竞争对手,不被资本市场看好非常正常。

        同样在融资的新世纪软件公司,其估值比苹果公司还要高,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新世纪软件公司没有竞争对手,基本占领了市场,达到了垄断地位,所以会在正常估值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高估,因为投资这家公司的风险更小。

        苹果公司就不一样了,有IBM这个竞争对手在,有不小可能竞争不过IBM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不好说,所以当前业绩没办法带来应有的高估值,反而要被市场低估。

        融资前2.5亿美元的估值,和记黄埔拿下3%股份花了750万美元,先锋科技风险投资公司那边则是花了250万美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