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杨院长客气几句后,杨裕便说出自己这次来的目的,“我在省城投资了一个关于关于光电技术运用的一个科技公司,投资总额将达十亿,一期项目款一亿元已经到账,而且完成了一些基础建设,但是科研力量不足,对产品的投产时间有很大影响,所以希望能得到贵校的帮助。”

        学校之间的差距是事实存在的,按说应该找实力更强的高校,杨裕考虑到实力强的高校手里的项目也多,他的项目有被忽视的可能,就算答应合作,高校方面能投入多大的资源也是未知数。

        而且发光二极管本来就是成熟的技术,线路方面的调整也不会太复杂,杨裕认为以镜湖师范的实力是可以胜任的。

        十亿级的大项目,杨水清一听果然心动,“不知杨先生想以什么样的的方式进行合作。”

        “以课题组的形式组织校内攻关,或是派遣相关专业教授进驻公司的形式都可以,我个人意见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相关的政策风险。”杨裕如是答道。

        杨水清考虑片刻,“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工作我们一直在做,政策上应该没有相冲突的地方,既然杨先生没有特别要求,我原则上是赞同的,将会尽快组织有关方面的教授开会探讨具体合作事宜,有结果后再与贵公司联系。”

        杨裕也没指望一次见面就能敲定合作,也听出了杨水清送客的意思,但他还有点别的事情,“杨院长,还有点小事想请院长帮忙,我个人一直很向往大学生活,但是天赋有限,所以希望能办理一张旁听证,跟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校园的熏陶。”

        杨水清笑道:“如果只是旁听证的话,只要杨先生愿意遵守学校相关纪律,我当然愿意成人之美。”

        说完便让助理进来,带杨裕去办理相关手续。

        把玩着手里的旁听证,杨裕还是挺高兴的,他也想好好的享受一下校园生活。

        前世虽然也上过大学,不过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陪电脑度过的,基本上除了必须到堂的课程,其他时间基本都在敲键盘。

        因为脑子时不时抽风的关系,杨裕想来想去也只有程序员的工作适合自己,毕竟代码错了大不了重写,其他工作如果关键时候抽风好像都不太好。如果没有说明注释的话,别说普通人,同行看见也不见得知道别人写的代码执行出来会有什么效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