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归感叹,当杨裕说起正事后,威尔逊便回归了康宁掌门人的角色。

        半天交锋下来,杨裕只感觉到心累,当他试探态度时,对方表现的很感兴趣,试探价格时,又四两拨千斤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态度强硬时,不撕破脸皮但是又不表态,萌生退意时,又跟你大谈液晶前景,让杨裕觉得马上就能谈成合作了。

        有好几次杨裕都在想,要不然退几步吧,把合作谈成比什么都强。最终还是被杨裕扛过去了,因为他认定一点,未来十年是液晶的舞台,玻璃搞不定就用塑料,等自己发展起来,有的是厂商愿意给自己做配套。

        打定主意要告辞离开了,威尔逊突然问道:“你对手机屏幕发展持怎样的看法?”

        顿了顿后,接着道:“这对我们的合作很重要,务必认真回答。”

        认真想了想,杨裕明白威尔逊的用意了,功能机时代其实对手机屏幕没有过高的要求,他实际问的是什么时候进入智能机时代,因为塑料的抗磨损是有上限的,其实玻璃的抗磨损也有上限,那也远比塑料要高的多。

        公认的智能机时代大概要到2011年之后,即便有不同意见也早不了几年,但实际上,手持智能设备早在九四或者九五年就已经实现商用化了,时间过去好几年,杨裕也记不清具体时间,当时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不太相信。

        多方求证之后才不得不承认,那时候的智能设备跟2011之后的苹果,区别不大。

        “根据木桶原理,水量多寡与最短的木板有最直接的关系,又有电脑参照,我认为阻碍手持智能设备发展最大短板是通讯网络,以灯塔2G网络发展情况,起码还要十五年。”

        威尔逊原本挺拔的坐姿放松了下来,“呵,十五年……当初想要拆分ATT的人预料到今天的情况了吗?”

        杨裕撇撇嘴,这件事上,他其实是有点共情的,因为一年之后将有四家国产手机拿到牌照,可惜这四家手机厂商在千禧年后全军覆没。

        那时候的国产手机不但有政策扶持,而且老百姓也很支持,在千禧年前后,国产手机的年销量曾经占据手机年总销量的一半,可结果还是那个死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