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客气。”

        李睁笑了笑,掠过这个话题:“对了,我想问你个事儿,上次听你说了音乐圈里歌手的等级划分,那不同等级歌手与唱片公司签约,合同条款的区别你了解多少?”

        听李睁问起这个,许巧玲稍微理了理思绪,答道:“每个歌手的合约细节肯定不一样,只能说关键条款上,有个大体上规范。”

        “就拿我来说,新人约,两年,首张试水单曲制作费用不低于5万,可以得到唱片销量分成百分之六,之后发展要根据单曲销量而定,商演走穴之类,公司会负责承接安排,四六开,我占四,公司占六,主要就这些。”

        “要是三线歌手的合约,一般也是两至三年,会承诺首张专辑的总费用,就我所知,是在30万至60万之间,唱片销量分成,六至八个点之间,商演走穴之类,歌手会占四至四点五。”

        “到了二线,歌手会配备专属经纪人,合约期一般三至五年,首张专辑总费用不会低于五十万,有时候还会对两张专辑做出承诺,唱片销量分成,八至十个点,商演走穴之类,五五开,不过经纪人的费用,是由歌手承担的。”

        “再往上的一线歌手,那就没有一定之规了,我只是听说过,天王赵逸夫当年转会五大巨头中的滚雪唱片,首张专辑总费用不低于160万,他有权决定专辑中一半的歌曲,以及配备指定的音乐制作团队,唱片分成高达十二个点,商演走穴代言之类,占五点五成。”

        李睁不无意外地点点头,跟前世大致相仿,无碍乎就是越大牌的歌手,能够得到越多的资源承诺,以及越高的分成比例。

        而对唱片公司来说,新人与三线歌手都属于培养层次,二线歌手属于中坚力量,一线以超一线歌手属于王牌。

        培养层次重在竞争,大浪淘沙,优胜略汰,只承诺一张专辑的资源投入,下一张投入的资源增加还是减少,由第一张的成绩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