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会议室中一众希腊高级陆海军官,兴致勃勃地拿着手中的资料,相互讨论着北非的战争,君士坦丁与维尼泽洛斯,艾玛依努尔三人来到会议室中一侧的一间安静房间中。

        三人围着桌子坐在沙发上,君士坦丁直接开口道:“维尼泽洛斯首相,你就说一说这次出访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情况吧,两国对于结盟怎么看?”

        1878年俄土战争后,1881年欧洲五大强国,英、法、德、奥匈、俄国签署的柏林条约-在各大国取得一致同意前,各国不得单方面改变欧洲的领土现状。

        结合当时的局势,奥斯曼新败于俄国与其盟友之手,这一条约显然是在保护奥斯曼帝国,防止积贫积弱的奥斯曼帝国,被拥有无止境扩张领土野望的俄国人生吞活剥。

        今年(1911年)意大利与奥斯曼帝国在北非开战后,巴尔干就弥漫着躁动和不安,以前倾向于为奥斯曼帝国站台的英法,这次竟然允许意大利对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领地动手,明显地传达出了一个信号:英法不再乐意为奥斯曼帝国站台,维护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完整。

        理所当然地,这一信息让巴尔干各国浮想联翩-意大利可以对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动手,巴尔干各国为什么不行?

        要知道目前奥斯曼帝国仍然保有的欧洲领土-马其顿和色雷斯地区,在历史上和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此,在奥斯曼帝国调集兵力支援利比亚的奥斯曼军队后,巴尔干半岛的政治气氛波云诡秘,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两国军队动作频频,多次调动。

        包括希腊在内,大家都对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有想法,尤其是此时奥斯曼帝国在北非陷入与意大利的战争僵持,自顾不暇时。

        三国皆是自诩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合法继承人,因此,希腊新上任的首相兼外交部长,在此前乘坐驱逐舰前往两国,访问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政府高层,试探一下他们的口吻,打探他们对于结成巴尔干三国连盟,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看法。

        满脸疲惫的维尼泽洛斯,今天早上刚刚从保加利亚的黑海港口城市-瓦尔纳返回,在接到君士坦丁的邀请后,顾不得休息,就急匆匆来到国防大楼。

        出乎君士坦丁预料的是,维尼泽洛斯竟然摇了摇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