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这人虽然耳根子软,但对待名士的礼数气度还是懂一点的。

        奏报完正事,何进留他们一起用了个晚饭,才放各自回家。

        李素这段时间在公共场合一直避开蔡邕,免得让人看出他们之间的幕后交易。但今天既然是同时从何进府上离开,倒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了,不然反而引人怀疑。

        李素年轻,又是中郎将,是骑马来的,蔡邕则是坐车,回程时蔡邕大大方方邀他蹭车,李素欣然从命。

        上车后,左右无人,正好说些密语。

        “好计谋!以董扶妄言谶纬、侍中之职一时不详为由,主动请求出镇巴郡、实则兼修国史,如此一来,倒是可以在东观、兰台借走不少古籍。

        此事小婿定当全力相助,找人手帮忙抄写、刻印。中山甄氏乃海内第一印书豪商,跟我合作多年,这几日我便去抽空找他们一趟。我也借此在京师多留几日,不急于立刻回益州复命了。”

        蔡邕听到此处,双眼忽然睁开,眼神也闪过一丝不安的狐疑:“贤婿之前劝我外放太守时,也别忘了修著国史、担负太学经义校正之职,我虽不以为意,如今倒也找到施为的办法了。

        但你可是朝廷的使中郎将,另有职责在身,怎好以协助我抄录借用东观、兰台藏书为由拖沓留京?而且你还带了赵云的五百骑在伊阙关外,听说另有两三千幽州骑兵在鲁阳。这带了外兵的人,多留京师可是大忌,你让我装作一片公心装了那么久,现在又要变卦么?”

        李素心中一惊,意识到自己疏忽了。

        也怪他这些日子演得太久,神经紧绷,在同谋蔡邕面前,难免有些放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