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一切水到渠成。

        李素毕竟也是肉体真实年龄即将十八周岁的血气方刚年轻人,天天看着别人秀恩爱撒狗粮这怎么受得了?怎么能忍?

        跟蔡琰好歹也是两年多的感情培养下来了,就算不说那些方面,光是师兄妹之间的默契还是很深厚的,一起著书立说吟诗作对抚琴吹箫,感觉已经不用再特地找了。

        张飞婚礼后的第四天,也是蔡琰每个月的亲戚走后两天,十月二十二,李素算算日子很安全,准备给师妹一个惊喜。

        这天晚上,他很有默契地提前跟蔡琰吃过晚饭。

        而蔡邕因为暂时去不了巴郡,最近在南郑这边也想重建一个临时的“东观”或者说“兰台”,把雒阳弄来的藏书重新分门别类陈列好,供人学习和借阅。

        刘备也非常支持这个事业,不但要房子拨房子,还特地另外找城外地形高峻干燥的地方,营造一些除湿比较彻底的新图书馆。

        还把原本跟在李素身边当教书先生的诸葛瑾,以及跟着诸葛瑾读书的诸葛亮、糜威和其他刘备阵营文武家的学龄子弟,都派去打杂,客串图书管理员帮忙整理陈列。

        所以,这几天蔡邕忙得不行,晚上都不在李素的侯府,要深夜才回。女儿也就留在准女婿这边临时搭伙。

        吃过羊肉狗肉鹿肉韭菜的杂烩炖锅,让婢女自去收拾,李素歇了一会儿,喝杯茶消消食,估摸着饭后已经半个时辰,他悄咪咪拉上蔡琰,给她看一个自己最近这十几天刚刚鼓捣出来的好东西。

        “师妹,后院那个新盖的小木屋,你知不知道我是打算用来做什么的?”李素诱导地勾搭师妹的好奇心。

        蔡琰果然好奇:“干什么的?十天前就看你找了不少木匠折腾,还围起来了。不过那木料都是好木头呢,有红木檀木桃心木,还有些我都不认识。你纯拿上好木料盖个小房子,都不用砖石,也是够奢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