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刘备召集将领和谋臣的工夫,李素也赶紧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

        要如何把这几天前景还晦暗不明的日子拖过去,等待“慢真相”。同时为“万一董卓真的得手了”这种微小的可能性也预做准备。

        “如果董卓王允事件的大势没有改变,那么董卓应该是在昨天或者最早前天被杀点天灯的,长安百姓狂欢三日,最晚明天就会进行后续应对了,到时候先是传檄各方,按照朝廷加急快马,最晚后天就能把董卓死讯传到郿县,大后天传到陈仓。

        如果有人走褒斜道直接从郿县南下给我们报信,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四天后知道董卓死了。但因为褒斜道的难走,刘备并没有在郿县安插常备细作,所以这种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得按照‘信使抵达陈仓的日子再加三天’来推算,也就是最快六天后,咱才知道董卓死没死。

        要防止因为义愤冲动而坏事,就要按照六天这个信息传递时间差为节奏来安排……”

        李素一个人摇着折扇,大致把时间先盘算了一遍。

        六天,非常精确的定量分析。

        算好了时间之后,李素很快开始想第二个关键问题:该怎么应对。

        “不管董卓死没死,现在都不是武力解决的好时机,所以只能是虚晃一枪表个态,摆出我们尝试了进攻,至于战果是不重要的。而且这次佯攻表态,一定要避开将来真正北伐的路线。

        这一年多来,我一直让法正在主持修治陈仓道,也在散关县屯田收容流民,那里是内定将来北伐的路线。这就意味着,这次的佯攻绝对不能走陈仓道,剩下的也就是褒斜道和子午谷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