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正式下令,第一排弩手终于把架在弩上的箭矢所绑的那个窜天猴药筒给点燃了,引线嗤嗤地燃烧着,随着弩机的扣动,“嗡”地射出。

        这就是李素用来对付战象的大杀器。严格来说,只是形似烟花里的窜天猴,但并非“真.窜天猴”。

        因为按照窜天猴的定义,你得是靠火药燃气推进导致箭杆往前飞,而李素这批货飞行的主要动力还是靠弩弦本身的蓄能。

        他如今做出来的黑火药,要对人或猛兽造成致命杀伤,困难还是很大的,李素也从没想过造出火枪或者大炮,但用来吓吓人就太轻松了。

        何况窜天猴李素在长安太庙玩“白虹贯月、斩蛇剑飞升认主”时已经用过了,所以有经验的,这次再稍微改良改良,可靠性非常高。

        东西方千年来跟战象对抗的经验都显示:大象怕火光、爆燃和巨响,这几样因素窜天猴都有。

        而且以李素的苟怂性情,他也不会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即使窜天猴无法控制住大象的冲击方向,他还有最后一手备胎:此战之前,李素要求所有汉军轻步兵都扛一捆干草,开战前往己方阵地前排开,形成一道道有间距的草堆,一旦战象冲到五十步以内,就直接点火。

        另外李素也带了一批“李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那玩意儿当初对付甘宁以及在阆中峡谷里打张鲁用过,现在要快速制造局部燃烧带阻挡战象,或者是面对藤甲兵集群时,也可能用得上,备一些也不亏。

        所有的物料,此前都是存在滇池县的仓库里,只要花时间制造成成品即可,而非从僰道千里调拨,否则十几天的准备时间根本不够——因为李素到刚到南中的时候,就想到过有可能要面对藤甲兵或者战象,这些东西在演义里太有名了,也确实是南中的精锐战力,不做准备不是李素的风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