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啊,长枪铁骑冲阵挡不住啦!”

        “往山上跑!山上他们就追不到了!”

        西凉军的骑兵,向来以长枪为主,这一点在后世曹操打马超的时候就深有体会。所以对付西凉兵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么结阵以弓弩为先,要么就是筑土墙,使“马超小儿纵有长枪,安能便刺”。

        可惜这几点对于缺乏弩和长兵、又缺乏施工技术板楯蛮来说,统统不具备。所以甘宁留在马鸣阁道那五千板楯蛮,两次的诈败、两次的“试图绕路进入阳平关增援”未遂,都演得那么逼真。

        逼真的同时,板楯蛮翻山如飞,每次被追上就爬山,所以伤亡极小。但因为粮车、辎重无法翻山,每次还能被西凉军缴获上好几十车军需物资、稍稍回口血。

        让董越和樊稠在明明知道敌军先头援军已经抵达、后续援军也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下,依然受“歼敌、缴获敌军补给”的诱惑而欲罢不能。

        而一切的准备工作,在这几天的有来有回中,已经万事俱备了。

        西凉军当中,也不是没人看透这一切,只不过那人并不是第一时间知道,也不是在前线——那就是跟张绣一起带后军一两万人、屯驻在河池县与鲁肃、呼厨泉对峙的贾诩。

        贾诩是在甘宁抵达后第二天的那场诈败后一天多,得到前线消息的。他还为此赶了一百多里路,从河池县大营到阳平关大营,详细了解情况、并亲眼目睹了甘宁的第二次诈败。

        然后贾诩就力劝:“甘宁这怕不是诈败诱敌吧?他这般使用山地蛮兵,似乎都不懂扬长避短。要不还是算了吧,看样子阳平关是攻不下来了。”

        可惜董越已经杀红了眼:之前打阳平关的攻关战,他至少死五个兵才能换掉刘备死一个农兵,交换比多亏?而现在跟甘宁打野战,虽然杀不了多少人,可己方交换比还是挺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