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右军不愧天下奇才、洞见天命。区区三年竟屡立殊勋,足为当世楷模。”

        “还劳右将军向汉中王转致我主刘荆州谢意,若非赵将军治军严谨、整肃地方、打击宗贼,我主岂能徐徐平定荆州五郡。大恩大德,我荆州军上下无不铭记。”

        从宣室殿散朝出来之后,所有的外镇诸侯使者都要单独到一处偏殿等候,所以李素一出门就被王朗、伊籍等人围住了,两人纷纷吹捧李素和刘备。

        被王朗呼作“李右军”的时候,李素还有些别扭,但很快就习惯了——后世的右将军王羲之被人称作“王右军”,那他李素当然也能被叫“李右军”了。

        似乎右将军这种官职,经常被拿来封文官,历史上诸葛亮首出祁山时因为马谡失街亭,回来后就是请求自贬三级,从丞相降为右将军、依然领丞相事。王羲之那种纯文人就更不用说了,两晋的时候将军的名号已经胡搞乱设烂透了。

        还有一个老相识刘晔,是刘虞的别驾,也跟李素说了一番惺惺相惜的话,不过他倒是没有过分追捧的意思,显得挺不卑不亢。

        主要是因为他家主公刘虞,在刚才朝会的后续议程里,也被另外一道诏书封为燕王了,所以李素和刘晔算是平等论交,哪怕李素本身的官职比刘晔高得多。

        刘晔这几年跟李素再没什么交集的机会,所以还是颇叙了一些旧。从当年李素和都尉毋丘毅一起受刘虞之命征募丹阳兵、从丹阳豪帅郑宝手中救出刘晔聊起,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还表示回去之后要各自辅佐藩王,拱卫中枢。

        李素听得出来,刘晔这番话也是在给刘虞减少仇恨值。

        毕竟宗室因功封王在这个乱世多多少少都是遭嫉妒的,刘虞得到好处的同时,也帮刘备分摊了仇恨。现在有王朗伊籍朱儁这些非宗室诸侯的代表在场,两家封王的当然要共同演谦虚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