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五,辽东半岛尽头的沓氏县。

        两万大军已经在这处原本贫瘠的小县囤驻、整顿多日。

        自从张纯覆灭之后,刘备就把大部分部队逐步往南调动,一方面是可以适当敲打高句丽和新罗,一方面也是减少运粮损耗——

        一直到九月初、辽东的秋收彻底结束之前,辽东本地的存粮,是不足以完全养活刘备的两万嫡系正规军、和近万名新收拢的原叛军士兵的。大军的粮食一直靠糜竺海路运粮、返程卖马来维持一部分。

        所以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就把兵力逐步南移到沓氏囤驻,也能减少糜竺海路运粮的里程。

        沓氏就是后世的旅顺-大连一带,本身的自然港口条件不错。如今又是青州流民渡海流亡辽东的第一落脚点。自从青州黄巾崛起后,沓氏这个自古都没有什么人烟和商贸往来的小县城,才算是第一次稍微繁荣了起来。

        而刘备本人,以及一众将领,则是在昌黎等候到了朝廷的封赏敕命和刘虞的指令,才快马加鞭轻骑南下,与行动迟缓的大军会和,第一时间去青州助剿。

        说是助剿,刘备也是有私心的。

        如今已是八月初、虽然青州之地因为气候比辽东稍微温暖一些,麦子秋收已经结束,但还有另外一些生长期更长的粗粮作物,比如粟、粱还未完成秋收。

        再说了,就算麦子已经收获,脱粒、晒粮、入库仓储这些环节也需要时间,让黄巾多干点义务劳动把粮食粗加工完毕再抢回来,那就更好了。

        如果不趁着秋收季节因粮于敌,这些粮食多半也是被青州黄巾军拿走了,既然如此,与其便宜了叛军,还不如拿来养朝廷的兵马呢,还能顺手反杀一些黄巾中的骨干力量,为青州徐州兖州的同僚做点贡献。一秒记住http://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