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也有想过:为什么他对付张纯的“上策”,明明跟司马懿对付公孙渊时的一模一样,张纯却没有中计呢?难道是张纯的智力值比公孙渊高吗?

        后来他琢磨了半天,终于得到了一个自圆其说的解释:或许是因为公孙渊的退路比张纯更多,也就更犹豫不决吧。

        后世魏灭燕的时候,燕名义上只是藩国,从未表达过要推翻魏的谋反之意,最多只有割据之心,公孙渊随时还是有机会投降的。投了无非丧失权力,但好歹能保住性命,所以公孙渊在决策时经常摇摆。

        而二张政权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张举是称帝了的,还明确喊出要代汉取天下的口号。所以汉朝在剿灭二张时,其他胁从的胡人部落都有可能赦免反正,唯有二张是必死无疑的。

        连刘虞开出的悬红赏格,都是明言买二张首级,这点条件不容讨价还价。

        所以,张纯死前疯狂一把、跟汉朝干到底的决心,多多少少弥补了智力值的不足。一个人只要更坚定,那么他被各种离间类计策骗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此天亡上策,非智之罪也。

        幸好,求上而得中,李素的步步为营逐次三计,终究有一款适合张纯。

        ……

        六月十四日,刘备与张豪、鲜于奴在辽隧这边相持了二十多天后,终于到了周泰队第四次往襄平偷家前线运粮的日子。

        张豪在观察了三次之后,终于觉得自己已经彻底看穿了汉军的真实部署,忍不住要出动劫粮了。首发网址m.9biquge。

        没办法,从营帐、灶头、炊烟、运粮频率和规模、辽隧襄平两地的信使斥候往来难度……等等至少五个方面的证据来看,都已经足以证明,偷家是汉军的主攻方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