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暹这番鼓舞士气的话语,倒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白波军很快继续坚定往上游而去,并且分出一些弓箭手跟赵云的弓骑兵对射。

        很多士卒都真心觉得韩暹这番朴素的话语很有道理官军要吓退我们,这不正说明他们打不过我们么?

        又有谁会想到,关羽其实不是怕打不过,只是不愿意同时面对几股不同方向来的敌人,想各个击破打个时间差。

        然而,热血是上头的,现实是冷酷的。赵云既然目睹过几场“骑兵和战船对射、结果吃大亏”的实际战绩,他这方面的微操经验显然比韩暹丰富得多。

        过去这一年半,在幽州的风沙里来来去去,跟胡人厮杀,经验值不是白涨的。

        赵云麾下那几百骑兵队形散得很开,距离也保持得恰到好处。

        而韩暹这边因为人多船少,为了尽可能多运兵,船上基本上就是人挤人。而且运行于黄河壶口瀑布以下游、三门峡上游这段水域内的船,本来就都不大,也没有上层建筑遮蔽,这样敞篷着被射,能不惨么。

        当然或许有人会奇怪——其他内河船也没见造得那么寒酸,南方那些在汉水或者潇湘之地使用的战船,不一样可以造成艨艟、斗舰?

        这就要说到这段河道的水文了——黄河中游这一段的船,为了能从蒲阪津开进湅水(湅水是这一带三条黄河重要支流中最窄最浅水量最小的),所以不得不把吃水深度做得很浅,上层建筑也就要尽量省略了。

        一片水域里的船的吃水,是受最小的港口的吃水制约的嘛。

        这也是为什么蒲阪津这边对对岸潼关的威胁那么小——想要从水路绕过潼关直入渭水打到长安城下,你就只能找到这么小的船。这也是朝廷常年严查的结果,为了确保长安三辅之地的战略安全,不允许在这片水域出现牛逼战船。

        结果就很明显了,韩暹根本无法复制之前麹义、关羽以船破骑的辉煌,那么挤的小船,赵云的人只要把箭射到船那么大的目标,就总能蒙到船上某一个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