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按照大纲,这一段南线相持的两个月,应该先按时间线切视角、写关羽诸葛亮跟袁绍军在并州的战争戏。

        但看大家对于一气呵成写完孙策之战的呼声很高,为了剧情连贯性,只好临时调整把东吴战役写完,再回去写北线。这会导致后续剧情出现时间线回溯,希望大家谅解,保持耐心。)

        自从李素把孙策和周瑜牢牢骗住、安心在南郡战场与汉军相持之后,一个半月的时间倏忽而过。

        双方不断高垒深沟、加强防御,整顿自己内部的交通线和补给,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

        孙策一方,周瑜把己方后路几个重要的水运后勤节点都进一步加强,在江津、汉津、洞庭湖口北岸都修筑了坚固的水寨,这一个半月里疯狂伐木破坏绿化、拿砍来的木头强化工事。

        这样,周瑜才能确保每个水寨只用更少的兵力就能防住李素的突然袭击,就算遇袭也能坚持更久拖到水军主力前来救援。

        李素一方,也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修了一条长长的陆路甬道,绵延近百里,从当阳到宜城,中间还连缀着李素那座跟江陵城遥遥对峙的大营。

        甬道的材质,无非是挖土形成长长的壕沟、挖出来的土堆到沟后面形成夯土墙,这样只要挖个三四尺深的沟,就能确保沟底到墙顶相对高度超过一个人的身高,对于保护粮道已经够用了。

        重点的要害哨位还能用木头修削尖了的栅栏和箭楼、望楼补强。

        在李素修筑这些工事尚未彻底完成前,每当李素试图从当阳运粮到江陵北大营,或者是运到宜城时,孙策也小规模派出过试探性的劫粮、烧粮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