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这个废物!怎会把关羽的大军从王屋山北边放过来的!说好了上党军守王屋北、河内军守王屋南,这点都做不到!

        关羽这厮也是够狠,都十一月过半了,居然早不打,拖到天这么冷来打。按往年天气,最多再过半个月,太行王屋就要大雪封谷,他竟不怕一个冬天后援难运、军中无粮?”

        麹义在得知石门、沁水沦陷,野王被围之后,经过短暂的震惊和愤怒,也是强行把自己内心的不甘压了下来。

        他也知道要向前看,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问题解决掉,把危机应付过去,而不是推卸责任无能狂怒。

        关羽的迂回奇袭空档找得是真好,连敌人都佩服。不仅仅是路线出其不意,连出兵的时间选择也是出其不意。

        天时地利双重出其不意,还有后勤科技加持,被偷了不算冤(当然现在麹义还不知道关羽又有新后勤科技加持)。

        不管关羽是怎么做到的,麹义先冷静下来,分析了一波自己能调动的援军兵力、敌我对比。

        野王被围时,前方有沁水、野王等地逃回来的士兵报信,根据前方情报,都说关羽有五万大军来袭。

        不过对于这个数字,麹义肯定是不信的,他知道王屋山以北、绕沁水的那条山区河谷,能够多大规模的部队行军推进。

        而且根据之前对峙期的情报,关羽在河东也就六万驻军,就算他在安邑假立旌旗虚张声势,总不可能完全不守安邑这种要地吧?

        综合这两点,关羽分出一半人走北路奇袭,应该是极限了。而且三万人迂回,也不可能一股脑儿塞过来,太行山区道路难行,大军会被拖成几段长蛇阵,先锋和殿后相距数十里甚至上百里都有可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