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刚开战不久的第一印象,黄权就对袁绍军的防守能力颇为失望。

        好在,陪着黄权观战的诸葛亮,早已从眼神和表情中,看出了他心中的落差,不动声色地解说:

        “别急,这才刚开始呢。沮授这人很有韧性,破墙只是第一步,他根本没打算指望靠这道土墙防住我们。这道墙,是迟滞我们的进攻、限制我们兵力展开的。

        不过,墙后面的形势,我们这儿已经看不清了,公衡还是随我到后方的望楼上,用望远镜观察——袁军现在也学会了杠杆式投石机,我军不敢把望楼造在前沿三百步之内,所以只能尽量把望楼再造高一点,用特殊的水晶镜组观察。”

        诸葛亮说着,引着黄权往后方走了几百步,登上了一座离土墙五百步外的望楼。木质部分的望楼高度就有十丈。而且这个木楼还不是造在平地上,而是其下还有一个五丈高的包裹石垣的夯土基台,加起来就是十五丈,哪怕离前线很远视野依然足够好。

        黄权这级别,还是第一次亲自接触“望远镜”这种始终保密很好的战略级观测设备,使用的时候还有些诚惶诚恐,唯恐失手砸坏了水晶,所以赶忙先把望远镜上的绑带挂在脖子上,这样万一没拿住也不会掉。

        这玩意儿不用量产,装备数量很少,只有高级将领用,所以保密级极高,从没有战场缴获被敌人仿制的可能。

        哪怕诸葛亮四年前就发明了望远镜,关东诸侯至今还不知道其具体存在。只是隐约从结果逆推、意识到刘备军可能有超乎他们想象的战场视野侦查装备。

        黄权适应了几秒钟望远镜的用法,很快就找到了要观察的目标。

        只见五百步外的战场上,随着汉军用壕车和投石机打出了缺口,关羽立刻投入了数千精锐步兵,其中还不乏一定比例的铁甲陷阵士,对着缺口蜂拥冲上。

        与此同时,汉军的弓弩手也全部压上,进一步提供更纵深的远程火力压制。经过一个冬天的种田发展,刘备阵营中的神臂弩总数,又增加了三四千张之多,北线的河内战场被分到了两千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